印度老电影(印度大片)

接连看了几部印度电影,都是去年和今年上线的,2021年的《杰伊·比姆》《白虎》《较量2》,2022年的《宿敌》和《一个星期四》。尽管我也知道,能够通过口碑和算法的重重关卡,能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片子,已经是优中选优了,未必能代表全部的印度电影,但还是被这几个片子震到了。

印度老电影(印度大片)-1

 

《杰伊·比姆》/图源:豆瓣

《杰伊·比姆》,讲述一位有正义感的律师,为一个被诬陷的低种姓人士打官司的故事;《较量2》,就是《误杀瞒天记》的续集,曾经被柯汶利翻拍成《误杀》;《白虎》则是根据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说曾经获得2008年布克奖,讲述一个穷人在意识到自己始终在被操控被利用之后,觉醒且奋起,成为自己命运主人的故事;而《一个星期四》,讲述的是一个幼儿教师绑架了一群孩子之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对社会现状有精准的描述,也对社会弊端和社会阴暗面有精准打击。人物性格都很饱满立体,故事的设计也都别出心裁,虽然借鉴好莱坞的故事模式,却没有被好莱坞模式牵着鼻子走,有自己文化的根基,民族文化的身份不是悬空的。

这些电影,都走的是商业化电影的路数,但在生活场景等等地方,却又有很细腻的描写。比如《杰伊·比姆》,开篇的半个小时,非常耐心而细致地描绘了印度低种姓族群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居所,他们的工作,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他们的情感,他们面临的处境,他们和周围人的关系。电影开场,是主人公一家在田野里捕田鼠的场景,他们找到田鼠洞穴,堵住几个出口,不停地往里面吹烟雾,直到把田鼠熏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调侃,也打情骂俏。完成任务之后,一行人排成一列,有说有笑地走回家去。这些场景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既不同于我们想象中的愁云惨雾,也并没有绝望到难以喘息,甚至有一点明媚,既解释了他们为什么会安于这种命运(必然也有休憩和欢愉的时刻),为此后他们的遭遇做好了铺垫。

这几部电影里,最让我意外的是《宿敌》,它所讲述的故事,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更没能想到,它会被当下的印度人讲出来。它讲述故事的方式,也是我没有想到的,整个电影,是一部“罗生门”,但它不动声色到了,让我觉得这是两部电影的地步。

一位年轻美丽的大学女教授的尸体被发现,人们习惯性地以为,这是一桩性侵和谋杀案,她的学生和社会上的进步人士,开始奔走和呼吁,最终酿成一场席卷全国的舆论风潮。最后,凶犯到案了,并被负责这桩案件的警官,在没有经过审判的情况下处死,这位警官瞬间成了国民心目中的英雄。这是整部电影前半段的故事,而后半段则负责推翻这个故事。凶犯的律师,在法庭上,为凶犯辩护,并且一步步揭示出案件的真相,最终让我们看到,精英阶层是如何制造事件,策划事件,并引导大规模舆论,让局势走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的。在这个过程里,女教授的死亡成了筹码,年轻人的热情和愤怒则成了工具。

它用了一个相当冒险的方式,相当奇特的结构,来讲述一个故事。这种方式的冒险之处在于,你不知道观众的耐心底线在哪里,很可能,在观众已经失去耐心的时候,故事还没有迎来转折,而且,后半段的故事,分明是在指责普通人、冒犯普通人,在批评他们的盲从、冲动,和容易被利用。同样,做电影的人,也不知道这种冒犯的底线在哪里,尺度有多宽。但从最后呈现的结果来看,《宿敌》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说明它洞悉了观众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走向。

当然,这几部电影,最让我震动,也最让我喜欢的地方,不在于它们的叙事艺术,也不在于它们的电影技术,这些技术,其实早都被挖掘得很透彻了。它们让我觉得有话可说的地方在于,它们所表现出的社会参与度,以及想要改变社会的热情。

我们是看着印度电影长大的一代人,从当年的《流浪者》《迪斯科舞星》,到1990年代末的印度歌舞片热潮,我们断断续续地,参与和围观了这个过程。也非常高兴,能在不再年轻的时候,重新被它们吸引,并且找到人类进步的可能,和审视自身的迹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