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评分多少分?长津湖豆瓣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十八年军龄的老兵,《长津湖》上映不久,怀着朝圣的心情,我带着家人到电影院与满座的同胞一起重温那段史诗,那时候,我还没有关注其豆瓣评分。

总体感受,这部电影纵深很大。描述的事件,从抗美援朝的起因和决策,到长津湖战役的结束;涉及的人物,从最高层的党中央毛主席,到冲锋陷阵的数名普通战士;描述的场景,从整个半岛,到短兵相接的小山沟。战斗场面非常激励和壮观,比较接近真实地反映朝鲜战场的惨烈;刻画人物也比较细腻,性格鲜明而突出,很好地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智慧。

长津湖评分多少分?长津湖豆瓣评分-1

 

但看完以后,我也感到些许美中不足之处。

一是叙事稍显庞杂、松散,而部分重要的镜头却又采用虚拟制作。电影为了说明抗美援朝非打不可的历史意义,穿插了党中央高层的决策过程,但剧中人物形象明显过于概念化,其决策的镜头没有历史真实感,没有厚重感,让人感受仿佛是发生在梦境中的事。另外,也有过多的一眼能看出是电脑特效的境头。导演想展现很丰富的内容,但很多事件与长津湖的关联度并不太直接,例如仁川登陆、毛岸英牺牲等事件,不一定要在《长津湖》中展现。过多关联度不高的剧情放在一部电影里面,造成整部电影长达3小时以上,要让观众不觉得长,是要有相当功力的。

二是叙事不够勇敢,不够客观。历史剧要想让人认可,最重要的是符合史实,视角客观、勇敢。长津湖之战为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部战线,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当时,志愿军九兵团以16万优势兵力在朝鲜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成功分割包围了美军陆战1师和步兵第7师一部共约3万人。但由于严寒、补给不足、火力差距和美军空中优势等原因,志愿军未能达成全歼陆战1师战役目的,并付出了惨重代价。根据《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 卫生勤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1988年3月第1版):东线九兵团3个军,战伤伤员14062,冻伤伤员30732,战斗死亡7304,总减员52098。根据战后美军公布的资料显示:陆军一师的战斗伤亡总数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战斗减员为轻度冻伤或消化不良,此次战役中,陆战一师共减员11000多人;如果加上美军陆战七师和南朝鲜军的话,那么其总减员大概在14000人左右。第九兵团无论是整体态势、还是地形和兵力上,都占有较大优势,但结果我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仍未能全歼甚至未能给予美陆战一师重创。这也使美国军政高层信心大增,最终确立了继续将朝鲜战争持续下去的决心。《长津湖》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观其卓绝与英勇顽强,但是全剧看完,观众并不能对长津湖战役有一个基本的战场态势、伤亡大小的基本概念,《长津湖》让我们看到了此次战役的历史框架,也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可敬和艰苦,但是没有看到战役本身的基本轮廓。

长津湖评分多少分?长津湖豆瓣评分-1

 

三是全剧只有对志愿军战士的歌颂,缺乏对战役指挥层面、人文层面的反思。志愿军不畏强敌,不惧严寒,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这固然要宣扬,要铭记,但是这场战役在指挥层面对己方条件的不管不顾,战役结果反映出来的战损比,难道不应该有所反思吗?零下40度的气温,我方士兵还没有配发棉衣,在野外长时间潜伏,是会冻死人的,这是常识!我们只看到战机,没有看到我方条件的不成熟,九兵团指挥层太急于获得胜利,知彼不知己。由于为了政治正确,没有勇敢地正视这些问题,后面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类似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象,事实证明,不尊重自然规律,是达不到目标的,是要吃亏的。

后来,知道《长津湖》虽然票房可观,但豆瓣评分只有7.6分,我仿佛有所理解,无论多么政治正确,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心中有一杆秤。我们的先辈可歌可泣,希望我们的历史剧更勇敢一些,多拍一些类似于《上甘岭》、《高山下的花环》、《血战台儿庄》、《大决战》的深受大众喜爱且百看不厌的电影。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