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代赠》的意思?代赠这首古诗

丁香花与中药丁香虽名相同,确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中药丁香是名贵的香料植物,也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菌、抗凝血以及促渗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胃肠道及牙科疾病有突出疗效。近日,新华网邀请北京中医医院中药师崔一然讲解丁香的妙用。

冬已去,春悄来,又到丁香花开,一簇簇、一堆堆,繁华满树。虽不雍容华贵,却纤弱可爱,香气逼人。因花筒细长似钉,清香宜人,故得名“丁香”。但我们平时所观赏的丁香花与中药所指的丁香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

李商隐《代赠》的意思?代赠这首古诗-1

丁香花

观赏花卉的丁香花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为北方灌木或小乔木。其花有着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的花序,原产我国华北地区。因为丁香的花蕾形似古人衣服上的扣结,不容易打开,即使花儿盛放的状态,花结也不是完全打开的,所以又称为“百结花”,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结来形容郁结不舒的愁情和相思。

李商隐《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有一首著名的词《摊破浣溪沙》也借丁香表达了离别愁思:“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不过,丁香的郁结只是撷取了它的一个形态,就其香而言,则另当别论了。

药用丁香是桃金娘科的蒲桃属植物,为南方常绿乔木,花蕾和果实入药。丁香又名丁子香,虽然名字很文雅,在古代还被称为鸡舌香,但它却是个“外来土著”。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最初只是拿来做熏香使用,流传到了我国后,丁香就有了诸多用途。

有香口作用。从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会含上丁子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汉•应劭《汉官仪》中有记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用丁香配合其他香料制成“五香丸”,称其“常含”治“口及身臭”。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更是解释的清楚:“三省故事郎官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口臭),至今方书为然。”到明清之后,口含丁香避口气、增芳香,已成为朝臣和士大夫们的日常之事,文人雅士也将丁香赠友作为一件雅趣。古人含于口中用于护理口腔的一般是丁香的成熟果实,也称母丁香。

除了可以香口,古人还发现了丁香的药用价值,具有温中、降逆、暖肾的效果,于是丁香加入了中药材的大军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丁香,释名丁子香、鸡舌香,气味辛温。”丁香入药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等功效。要说中药治疗胃寒呕吐、呃逆当首选丁香。《伤寒瘟疫条辨》(清•杨栗山)中记录了丁香柿蒂散:“丁香、柿蒂各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三钱。水煎温服。汤剂。”治久病呃逆,因下寒者,该方还被列入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除了治疗胃寒呕吐、呃逆,现在丁香还多用于治疗牙痛、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气、癣症等。在《中国药典》中,丁香为桃金娘科蒲桃属丁香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

因为药食同源的关系,人们还注意到丁香可以作为食物香料使用。曹植曾在《妾薄命行•其二》中写道:“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其中“五味杂香”指的就是咱们现在中式烹饪中的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砂仁,合称“五香”。

我国历史上能入药的香料有不少,作为食用香料的更是数不胜数。但既能作为熏香,又能入药,还能加入食物的,就数丁香最为出名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