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1、巡塘古镇
巡塘镇,位于太湖新城境内,南邻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据记载,巡塘古镇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因为小镇坐落于古巡塘河畔,三面环水,故而得名“巡塘镇”。
小镇历史大约百余年,街河相依,当年的商业曾经非常繁华,商贾云集,为无锡南部的重镇之一,如今却已成为了历史中的记忆。
巡塘古镇被河流环绕,好像一个半岛,只有一座通往古镇的石桥,这就是巡塘桥。石桥与平时见到的石桥略有不同,桥及梯阶的坡度非常平缓,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古镇上还有前贤渡桥、后贤渡桥、毛文桥、棠甘桥等桥梁,街镇虽然不大,却仍然古色古香,充满生活气息。
在老街上,烟酒杂货铺、布店、铁匠铺、茧行、猪市、饭馆、面店、茶馆、老虎灶、鱼肉菜摊、邮政、药材、诊疗所等,一应俱全,还有蚕茧收购、加工中心等,南街头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巡塘镇救熄会”旧址。
在巡塘古镇的尽头,有一座微型的江南古典园林,虽然不大,但一应俱全,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木园艺,尤其是有座船舫在灯火的辉映下格外的有意境,若是能够住在这座院中的宅邸中,推开门就可以见到胜景,那该是多么的惬意。
2、小娄巷
小娄巷,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坐落在无锡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无锡市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其范围东西分别至苏家弄和新生路,南北分别至崇宁路和福田巷,现存北面和南面的东半部,占地面积约四万余平方米。
据史书记载,该片区域为无锡谈氏和秦氏两大名门望族的世居之地,始建于宋代,兴盛于明清。自从宋代以来曾有一位状元、十三位进士和十五位举人源自于此,到了现代,两院院士、著名学者亦频出此处,是无锡大名鼎鼎的“才地”。
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有谈氏宗祠、福寿堂、来鹤楼、佚园、修俭堂、张孟肃宅、万备堂、将军府、金胜神庙、丛桂坊、绣衣坊等十大景点,可供中外游人悠哉慢品。
这里有着最神秘的古巷、最灵验的财神庙、最悠久的古井、最传奇的牡丹花、最高的门槛、最具特色的花窗等,这些都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景观。
漫步走进小娄巷,就会见到巷口的古门“绣衣坊”。由于小娄巷有诸多世代高门簪缨之族,朝廷勅建牌坊有七座之多,有绣衣坊、锺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进士世家坊,这些都曾经是历史的见证。
谈氏宗祠,是一座传统家族祠堂古建,是谈氏家族祭祖的场所。它是中国传统家族凝聚血缘情感的纽带,作为家族悠久历史传承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标志,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金胜神庙,这里不仅可以祈福、许愿,还可以欣赏来自自贡的非遗花灯,非常漂亮,造型也很有韵味,是理想的静心养性之所。
3、红沙湾
红沙湾生态园,位于梅梁湖与外太湖的交汇处,这里太湖浩淼,弦月湖滩,林果漫山,茶花香溢,是一个自然天成的生态观光园。
园区有翠冠梨、醉李、冬枣、杨梅、枇杷、柑桔、茶园等近千亩果品自采园,还有太湖好望角、金线牵葫芦、沿湖观光小道、湖上草亭、烟波浩淼亭等多处观光景点,另外还有垂钓怡情区、刘湾休闲服务区、自驾游野营基地、烧烤乐园、水上娱乐等休闲活动场所。
当然,红沙湾并不是四季皆美,这里最适合赏景的有两季,一是每年3-4月的梨花、樱花季,每到这个时节,湖岸的山崖上,梨花似雪,樱花遍野,处处是绝美的景色;红沙湾的第二个时节,是太湖的傍晚,每当夕阳西下之时,站在红沙湾的茶园内远眺,太湖烟波浩渺中,渔帆点点,湖山之间是金色的夕阳光彩,美轮美奂。
红沙湾太湖沿岸,绵延数里的湖畔栈道,是亲近太湖的最佳场所,栈道沿途设置有好几处休憩凉亭,供游人小憩及品茶观景之用。由于地理位置独特,红沙湾的杨梅成熟较早,醉李则稍晚,喜欢采摘的朋友可以在红沙湾享尽自然。
红沙湾以前是一个自然村落,盛产太湖绿茶,因此,山坡上栽满了茶树,樱花都是栽种在茶园中。每年樱花盛开时,也正是茶树抽芽的时节,嫩绿色的叶芽与浅粉色的樱花,组成了初春的色调,这也是红沙湾樱花独一无二的特色。
除了樱花盛开的季节,在这里平时游人不多,可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徐徐的清风,还可以带着小帐篷、野餐垫,和朋友一起感受太湖的温柔。
4、渔父岛
渔父岛,坐落于太湖五里湖中,而且也是一个陆路相通的湖中岛。五里湖,又名蠡湖,是太湖伸入无锡的内湖,史传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此地而得名。
据记载,范蠡功成身退后,携西施隐居五里湖养鱼耕作,留下了我国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民间尊称其为渔父,故而其岛取名为渔父岛。
在岛的北端修筑了一条三百米的观景长堤,与“蠡湖之光”景区相连,为纪念西施而取名“西堤”,与岛西头通向“渤公岛”景区的“蠡堤”遥相呼应。两堤抱湖贯三景,堤湖相映,亭台石桥,花草绿荫,金沙湖水,波光粼粼,泛舟湖上,岂不美哉?
西堤略呈弧形,南接渔父岛,北连群蝶亮翅景点,从堤岸北端跨过石拱形的西堤桥,两旁柳丝拂面,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遍地,景色极为动人。堤内东侧一泓碧水轻波荡漾,满池莲荷,婀娜多姿,仿若西施披薄纱踏碧波盈盈而来。移步长堤,西眺湖面,杨柳风轻湖面宽,湖山春来如画图,清朝诗人刘齐在《晓发蠡湖》中留下“烟波远树山徐出,月落寒涛水正平”的千古佳句。
蠡堤位于渔父岛西侧,北连渤公岛,略呈S型,是一条以范蠡为主题的生态堤岸。全堤以桥相连,建有一座五孔拱桥,一座七孔拱桥,一座一孔拱桥和两座平长堤桥。两座多孔拱桥分别名为卓仁桥,善贾桥,凸现范蠡一生起伏跌宕、颇具传奇的事迹。漫步于蠡堤上,湖水轻拍堤岸,绿荫簇拥亭榭,极目远眺,绿水青山,尽收眼底,真可谓是“千米长堤平波起,分水浸岸相映趣,山水空蒙画难尽,一条玉带飘烟雨”。
岛上有一片人造沙滩,一个岛形生态湿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在湿地上建有廊桥、水榭,是一个适合约会、漫步、求婚之所,因此在本地年轻人心中也被视为爱情岛。
5、荣巷古镇
荣巷古镇,又称荣巷街区,位于滨湖区龙山南麓,梁溪河北,蠡溪片区的河埒地区西部,北以惠山山脉为屏障,南临无锡的母亲河——梁溪河,往东通过梁溪路与锡惠景区相连,往西通向梅园景区,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
荣巷已有将近六百年的历史,分为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落。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荣氏家族以荣宗敬、荣德生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群体快速崛起,使荣巷逐渐变为街镇,给荣巷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建起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烙印和乡土特色的建筑群。
如今,荣巷还保留着一条长约380米具有近代风貌的老街和157座具有时代烙印及地方特色的近代建筑群。“荣巷近代建筑群”源自明清之际荣氏家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在呈现江南水乡风貌的总体特征中,又具有自身独特的鲜明特征,其深受荣氏家族文化、工商文化、山水生态、江南园林、农耕文明、中西合体的近代文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形式多样性和地域独特性,构成了精彩纷呈的多文化景象。
过去巷前有条小河,名梁溪,为无锡的旧称,如今已被宽阔繁华的公路所替代。巷内大多是平房,庭院深深,只能看见饱经风雨的青砖。老旧的庭园不大,部分仍留有古井或假山,与主人闲聊,巷内多数人均属于“梁溪荣氏大家族”。
荣巷古镇分为四大区域,包括无锡近代工商业发展历史展示区、荣氏家族史展示区、民居民俗旅游区和高品味居住区。
如今再去荣巷古镇里面游玩,游人很少,除了荣氏家族的故居之外,还有一些新建的楼房,昔日的商业繁华不再,已经是一个缅怀过去的场所。
原创文章,作者:发布专员,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3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