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知道触动了是多少华夏儿女,鼓励了是多少爱国志士。而作者范仲淹的一生,亦与其文,为君忧,民利忧,进亦忧,退亦忧……他的“自讨没趣”,为他产生了不绝不便,也使他吃到了成千上万酸心。但是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却让众人看到了他心里的坚定不移与炙热。
范仲淹,字希文,籍贯苏州市吴县(今属江苏省)。他从小又很好学,正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举人。范仲淹或是书生时就会有辅弼天地的壮志,以刚正不阿出名。之后他出任枢密副使、枢密使,锐意创新。皇祐四年(1052),在赶赴颍州就任的中途去世,时岁六十四岁,谥号文正。
范仲淹的诗、文都很好,他提倡文章内容“应于风化层”,政论文和杂文有文言文的遗韵,形式多样,情调雄浑轻快。其词赋也颇多优秀作品,设计风格低沉壮美,一扫唐末五代词的鲜丽词风。
而范仲淹做为宋朝知名思想家,在宋仁宗时,他组织了“庆历新政”,终因旧阵营的阻碍,新政策不成功,遭贬外调,但他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结,因此那磅礴的急流、轰隆的巨涛,明显冲击性着他的心,故以如椽大笔诉渔民困苦。
一天,范仲淹在泰丰国际旁边喝酒品鱼,欣赏景色的情况下,看到大风大浪中的小帆船,从而想到到渔民捕鱼的艰苦和风险,情动而辞发,进而写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创造价值的人通常缺衣少食,而四体不勤的人却衣食无忧,古时候的诗人对这类社会问题早巳传出了高低不平之鸣。《诗经·伐檀》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杜甫《北征》云:“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全是对于此事的恼怒声讨。
范仲淹这一首诗歌,语言表达简单,比照独特,含义丰富、深入。诗人用工笔白描的技巧描绘了一部分人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另一部分人却出生入死,千辛万苦,从业着艰难的工作。书写上难落先人桎梏,因此精警迷人。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劳碌人民的怜悯。
开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这几句写岸上的场景。由于鲈鱼色香味俱全,凡在湘江海峡两岸来来去去的人,都十分钟爱品味鲈鱼。当春暧花开之日,在湖边来来去去的人是十分多的,对鲈鱼的需求也十分大。不难看出鲈鱼味美,却不容易得。那样也就当然地造成后边两句来。这几句中一个“但”字,写下了大家对鲈鱼的钟爱,只了解钟爱鲈鱼的美味可口,却不知道其得来不易。
三四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诗人构拟了一幅鲜活的绘画来体现湖上渔民的辛勤。一叶扁舟,出现在事件里,真的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渔民们为何要冒那样的风险性呢?诗人沒有说破,便嘎然而止,而阅读者现已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弦外之音了。这就是:渔民们彻底是为生活所迫,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得的啊!这类言尽意不绝的技巧,使诗文含蓄隽永,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此诗取得成功之处,不但取决于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写下了江上渔舟穿梭浪涛当中的生动形象。更取决于诗里显露的诗人对冒着生命威胁出现事件的渔民的怜悯和关爱。以湖上和舟中二种自然环境,“往来”和“出现”二种姿势,吃鱼和打鱼二种日常生活的明显比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观念。吴乔《围炉诗话》称此诗“宁让子美”,看得出了这首诗中悯民爱民观念与杜甫思想的一致,确实别具只眼。而宋代蔡正孙引述《翰府名谈》点评这首诗说:“范希文《赠钓者》诗,实寓深刻含义,不徒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