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来自中国沿用时间最久的“高小语文课本”,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论语》第七篇《述而》。该篇实际上是孔子以一个教师,的身份阐述自己的“教学心得”,在“学而不厌”这三句话前,孔子将自己比作同宗的殷商史官老彭,“默而识之”的“识”读作“志”,意思是标注、铭记,这句话是说孔子一旦发现知识点就会不声不响地记下,“诲人不倦”是说教导学生从不感到疲倦,“何有于我哉”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是“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呢”,是一种谦逊的措辞,另一种则认为是“这样做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带有一种自嘲、悲伤的口吻,强调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理想和学生。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论语》

不论从字面上的意思,或上下文的联系,后一种解读似乎更贴切一些。于是又回到开头的问题-什么叫“学而不厌"?今天的很多人,其中包括一些老师,会将“厌”照今天最常见的词义解读为“讨厌、厌倦”,认为“学而不厌”的意思就是“刻苦学习而不倦",在许多人看来,这一解读合情合理,完全可以自圆其说。但实际上,先秦的“厌”最初并没有“讨厌、嫌弃”的意思,这里的“厌”是它的本意——满足。“学而不厌”的意思是“刻苦学习,永不满足”。如果仅仅说“学而不厌”,即便“误读”其实也并不妨碍对大意的含糊理解但倘若单单说“厌学”两个字,混淆“讨厌”和“满足”这一个“厌”字的两种不同解读,就可能闹出大笑话来。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学而不厌

比如孔子的大弟子颜回是个穷人,《史记·伯夷列传》里说他“糟糠不厌,而卒早天”, “糟糠不厌”的意思是“连糟糠都吃不饱",而非“不讨厌糟糠” (其实是很讨厌的); 《战国策·韩策》里张仪就说韩国幅员狭小, “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这是说韩国只要有随便哪一年收成不好,老百姓就连吃糟糠都填不饱肚子。但今天,不少人在使用“糟糠不厌”这一成语时,常常将之与“糟糠自厌”相混淆,后者典出元代戏剧家高明的南剧名作《琵琶记》,是形容女主人公赵五娘在丈夫赶考多年未归、家中经济拮据的窘境下把为数不多的粮食省给公婆,自己靠吃糟糠糊口的“孝行",“糟糠自厌”的意思是以吃糟糠为满足。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战国策》

简单地说,“糟糠不厌”是形容没有粮食、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讲的是“贫穷": “糖糠自厌”是形容明明有粮食但自己不吃省给别人,讲的是“谦让”,两者是不能混用的。不过,不论“糟糠不厌”还是“糟糠自厌”,单就“厌”字而言,其实倒都没有“误读”,在这两个词中,它们都是“满足”的意思。前面提到,“满足”是“厌”较古老的词义之一,在古代文章中,“厌”的这种本意用法比比皆是,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里有“姜氏何厌之有”(郑庄公、共叔段的母亲姜氏袒护共叔段的心哪里有满足的时候);苏洵《六国论》有“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秦国对土地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六国论》

可以说,如果穿越到先秦时代,说“厌学”二字,估计听众们理解为“满足学业”的比率,会远高于理解为“讨厌学习”。但“讨厌”“厌倦”的说法出现得也并不算晚,如《史记·孝武本纪》就说汉武帝“益怠厌方士之怪迁语”,这里的“厌”和“怠”相连,意思和今天最为人所熟知的“厌倦”已经差不多了。这个“厌倦”的“厌”,是从“厌”的另一个较古老字义“压抑”引申而来,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这样的用法很多,如“今晋不以同姓忧我,而强大厌我”,晋文公并不因为鲜虞和晋都是姬姓而产生同情心,反倒自恃强大试图压服鲜虞;“阳灭阴者,尊厌卑也”,阳能够胜过阴,是因为尊贵的可以压服卑贱的。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春秋繁露》

而这个“压抑”的语义又引申出更多词义,如“掩盖”,《荀子·儒效》有“厌旦于牧之野”一句,唐代训学者杨倞指出,“厌旦”的意思是“夜掩于旦”;黑夜被黎明所覆盖。“压制”,《荀子·强国》:“其诛杀…如墙厌之”,说治国者根据刑律杀死犯罪的强徒,就像墙倒塌时压倒墙根下的东西一样等,甚至“压胜”(一种迷信手段)这种看似“跑题”很远的词义,追根溯源也来自“压制”这层含义,意思是“压服邪恶,获得平安”。有人认为,“厌”的上述两种含义,分别是由“掩”和“压”的通假而来,但仔细咀嚼应该不难发现,“糟糠不厌”的厌和“尊厌卑”的厌,其实都带有“覆盖、压制”这层含义在内,只是年代久远,引申复引申,结果“两千年前是一家”的不同引申义间,便出现了这种乍一看“对面不相识”的戏剧性效果。

学而不厌的厌是什么意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厌-1

荀子

要说真的和“覆盖、压制”本义无关的《山海经·西山经》里一种长得像乌鸦却有三个头、六条尾巴的怪字用法,恐怕只有鸟“鵸鶎”(读作“歧途”),“服之使人不厌”,这里的“厌”其实是梦魇的“魔”字通假,意思吃了这种鸟而不能按照古代常规“误读”为“这种肉特别好吃,怎么吃也吃不的肉可以不做噩梦够”,或按照当代常规“误读”为“这种鸟吃了之后会让人觉得不那么招人讨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