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和资源积累的认识

亨利·福特曾说:"任何人只要做一点有用的事,总会有一点报酬,这种报酬是经验,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人家抢不去的东西。"由此可见,经验对于创业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意义。

有专家指出,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5大障碍:一是缺乏启动资金;二是缺乏市场经营经验;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四是创新能力不强;五是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而据另一项调查显示,"经验不足,缺乏社会关系"以50%的比例高居各种障碍之首。因为虽然现在的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知识面,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处校园,不能很好地了解和把握市场规律和游戏规则,同时又欠缺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理财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处理各种具体事务时就难免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大学生要经历一个学生时代到职业时代的转变,完成一个学生到创业者(经理人)的角色转换,最终取得创业的成功,突破经验不足的瓶颈就显得尤为关键。

就大学生而言,积累创业经验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求学期间通过学习、兼职等方式获得创业的初步经验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是实现自我蜕变、明确人生定位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在大学期间基本觉醒,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所在,从而为自己拟定一个初步的人生规划,这就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就应为以后的创业做一些初步的准备,积累一些必要的经验。一般来说,大学一年级时,就应主动接受职业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背景,为今后选择创业、确定职业目标奠定基础。大二、大三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深入了解,根据实践中自我适应程度的反馈信息,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取向,初步确定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职业选择。例如,要对个人的创业条件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同时看自己是否具备未来的老板气质和心理素质,比如承担风险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此外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预测,建立经营思路,设计市场进入策略,对经营项目的投资、筹资、成本、收益等作出可信的测算,学会常用的财务管理知识。

"80后"创富代表之一--MySee公司前总裁高燃,曾被人称为"极客少侠",因为他只用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带领他的团队神话般地缔造了一个神奇的P2P帝国。而他的成功,似乎在大学期间就已经注定。

大学时代的高燃非常活跃,第一年参加的社团就达17个,并创办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协会,曾获清华大学"皮划艇冠军"、"攀岩冠军"的称号。并且在校期间,高燃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他组织过多次演讲、网,邀请很多企业家、政府官员、学者,还有一些国外的大企业家、知名人士来学校作演讲。在邀请这些名流之前,高燃都会进行充分准备,读非常多的书,做非常多的工作,比如详细了解他们的个人资料和相关背景。为积累人脉,他还经常与一些邀请过的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保持联系。大学四年中几乎每一个节假日,在别人都出去玩的时候,他都会拿出名片、电话本,给邀请过的名人们打电话,问候他们。也许一次两次他们没有印象,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就记住了这个执著勇敢的年轻人。

他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那些认识的人也无形中成为他后来创业的资本,这其中包括后来鼎力支持他的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不少人认为高燃有心计,他一直在用心铺设着人脉关系,但是他认为:"我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得到什么东西,我知道认识这么多人是有用的,但是具体有什么用我不知道。我就是这么去做,我对他们非常真诚。"

充实的大学生活使高燃收获颇丰,后来他总结说:"我发现大学生活对我的改变非常大,让我重新树立了信心。现在一有机会,我就告诉后来者,你们一定要上大学。"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有人说人的差别在大学毕业后会马上体现出来,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差别其实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初露端倪。所以对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套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人的大学生活应该这样度过,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临毕业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自己最憧憬的梦想--为毕业后创业而进行的准备"。"

二、为一家公司工作

这是目前一种较受欢迎的创业经验的积累方式。智联招聘曾针对毕业生创业问题在网上专门作过一项调查,在回答"你认为什么时候是最佳创业时机"时,65%的人认为应先在大公司积累经验,30岁以后考虑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1~2年就要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还是要慎重;4%的人没想清楚;只有1%的人无论如何,不考虑去创业。

由此可见,大学生们的创业心态逐步趋于理性,相比在学校积累创业经验而言,在一家公司工作更接近于实战,不失为一个积累经验的更好选择。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我不认为一定要在创业阶段开办自己的公司。为一家公司工作并学习他们如何做事,会令你受益匪浅,打好基础对我们非常重要。"与此相类似,美国吉多电脑公司总裁肯·欧森也建议人们:"想当老板,先去为别人工作,学习如何成为团队工作的一员。在这之后,你再去学习成为一个领导者,否则,就不要去尝试经营事业。三流的商学院从来不训练人该如何成为领导,他们只教你当老板的时候一定要果断,即使你什么也不懂。"

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创业前都有过为别人工作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们对本行业情况了然于胸,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整合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有可能积累到人生第一笔创业资金,这些直接构成了他们自身宝贵的职业财富。例如3721公司创始人周鸿一创业前一直在方正公司工作,后来他这样回忆这段经历:"时机不成熟,就不创业,先给别人打工。把公司让我做的事情做好,提高自己的能力,逐步就知道创业的方向了。我不赞成年轻人刚毕业就创业,我认为他们还是应该在公司里踏踏实实干五六年。虽然是打工,实际上是公司在给你"缴"学费,你通过在不同的平台积累经验,这是任何老板剥夺不走的,只有积累这种经验,你的创业能力才更高,才更有把握。我在方正工作时,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打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在创业,因为我觉得是在积累自己的能力,积累自己的资源。"

可见,为别人工作从而积累经验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积累经验的方式,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应该去哪种类型的公司工作?

对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进入一个大型企业或外资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这样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正规,各方面保障措施和制度比较健全。而就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进入一个小公司或许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迪斯尼公司总裁加里·威尔逊沃特曾说:"在一个小公司的资深层任职,可给你一种广阔的视野,并向你提供更具创意的机会。小公司承受不了人员臃肿的压力,我了解发薪水时没有足够的现金时情况会如何,我了解贷款付息20%时的情况如何。我涉猎范围广泛,为我在大公司发展经营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贾伯认为:"刚创业时,最先录用的10个人将决定公司的成败,而每一个人都是这家公司的十分之一。如果10个人中有3个人不是那么好,那就是公司里30%的人不够好。所以小公司对优秀人才的依赖要比大公司大得多。"

潘文富对这一点的阐述似乎更加明白:"积累经验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因素,一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业。既然是要打算未来进行个人创业,那么自然是要进行商业营运与管理方面的系统学习,那么就要求你选择一个具备这样条件的商业单位,例如小型商贸公司、经销商、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等。这些单位组织架构小,却功能齐全,很适合新人进行商业的初步接触与学习。二是学习心态。若是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学校和商业社会是两回事,即便曾经在学校有些成功的商业经验也得要暂时丢开,重新从头学习。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是两回事,不能让过去的书本所学充满了你的内心,导致无法学进去。我不建议首选进入大型的或是外资的商业机构,而是考虑进入一些地方性的小型商业机构,例如当地的经销商等,因为大型商业机构过于注重系统整体作用,员工的作用更多的像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按部就班,做好手头工作就可以了,且大型商业机构对员工多是采取长期逐步培训方案,花两年时间了解你,再花两年时间锻炼你,再花一年时间培训你,然后再考虑逐步起用你。而经销商大多内部机构简单,要求员工必须一人多能,并且经销商老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你尽快熟悉上手,这样就能使你迅速熟悉商业各个环节的状况并有机会亲自实践,简而言之,如果你抱着学习心态,在经销商这里亲身工作一年,将会补充和完善许多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如果有机会,再进入大型商业机构进行宏观及系统方面的学习和尝试,为将来实现个人的独立创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两种可行的大学生积累创业经验的方法,其实无论在学校里拓展素质,还是在工作中历练能力,对创业者来说,都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因为正如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所说:"经验,必须是刻苦耐劳,踏实地磨炼出来的心得才有用。如果是走马看花,参观性质、客串性质,只有称为经历,称为经过,所谓过来人并不能说就有经验,时间并不等于经验,这点是要分辨清楚的。"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那么反过来说,一个熟练的工匠,得到了金刚钻,什么样的瓷器雕刻不了呢?而一个执著的创业者,具备了创业的基本素质,又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距离梦想是否也更加接近了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