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创新创业经验(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特点)

"大学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兼顾创新与创业,所以创业型大学往往在科学创新方面实力不足。但MIT的经验证明,一个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大学不仅能够在创业方面独树一帜,还能在科技方面引领前沿。究其原因,在于MIT打通了科研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二者不断融合、助长,形成了良性循环。来源:摘自《M

"

大学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兼顾创新与创业,所以创业型大学往往在科学创新方面实力不足。但MIT的经验证明,一个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大学不仅能够在创业方面独树一帜,还能在科技方面引领前沿。究其原因,在于MIT打通了科研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二者不断融合、助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来源:摘自《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

作者:黄亚生、张世伟等

一直以来,谈到美国,是智力资源的源头,是技术、创新、资本聚集地。而谈到中国,则是人力资源的源头,市场、产能的聚集地。而今,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步衰减、传统经济模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毫无疑问,启动自主创新,在高新技术、自主知识产权领域迎头而上,成为中国唯一的出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世界理工类高等学府中一枝独秀。建校150年来,为美国培养造就了大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截止2017年,MIT共产生了8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些著名人物的身上无不闪耀着思考与创新的光辉。

身为创新的思想领袖,MIT为大众提供了一套完全原创的,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方法,来建立“创新文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创新成果。

▌创意制造的“工厂”

每年的12月底到来年2月初的这段时间,是MIT的独立活动期。

独立活动期是MIT学生最自由的一个多月,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创意在这一个月也特别活跃,有些甚至转化成了创新甚至创业,机器人公司iRobot就是这样创办的。

1988年1月,MIT的学生发明了一种游戏,叫“辨认罗德”(Recognize Rod)。学生们把MIT人工智能专业一位叫罗德的教授的头像印在纸板上,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向罗德教授“发射”。游戏规则是,不管罗德教授的头像放到哪里,机器人都应该在1分钟内辨认出此头像是不是罗德,如果是,那就可以对准罗德教授的鼻子打水枪。

这个游戏开始时,参加者寥寥无几,罗德教授知晓此事后决定“牺牲”自己,发出通知:“每天下午4点到5点,我将会取代我的头像出现在技术广场,你们可以用机器人控制水枪对准我。”他说到做到,每天下午4点,罗德坐在那里和学生谈笑。

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的衣服基本是干的。大多数机器人1分钟内还做不出设计目标的判断,因为它们还无法辨认谁是罗德。就在独立活动期快结束时,一个叫海伦的女生,第一次射中罗德的鼻子。海伦坐在罗德的旁边,水枪只射罗德,不射海伦。第二个学生科林设计的机器人也开始了辨认游戏,但却故意将水射到了罗德教授的裤子上,罗德教授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也颇为无奈,只得与学生们一同玩笑。

不久,参加“辨认罗德”游戏的优胜者科林和海伦,从美国国防部拿到5万美元的资金,一边读书,一边创业,在MIT校园内,创立了iRobot公司。该公司现已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机器人公司,他们制造的扫地机器人在全球销量超过 2000 万台。

MIT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工厂”,而且,这些好的创意往往会带来创业机会与商机。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MIT激发创新、鼓励创业的适宜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模型”

建校一个半世纪以来,MIT的创新性研究一直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在电话、电磁、雷达、高速摄影技术、办公室复印机、癌症治疗、电脑、互联网、人类基因序列的破译、激光、时空穿梭等方面,MIT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或许是MIT在创新方面的成就过于耀眼,致使外界对它的了解仍然停留在科技创新的一面。其实,真正了解MIT的人都知道,它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创业。

MIT利用其创新成果进行创业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和它在科技方面的成就相提并论。在社会经济领域,MIT更为闪亮的名片是其近乎传奇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在这方面的领导地位。

截至目前,MIT校友创办的公司年营业收入总和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如果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可排在全球前20。其中有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500强公司。例如,通用汽车、惠普、英特尔等。此外,还有一大批在业界领先的企业均为MIT的校友所创办,如飞机制造巨头麦道,半导体产业的巨无霸德州仪器,国际数据网络的先驱和领导者3COM,剃须刀行业领头羊吉列,全世界最大的信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IDG,国防产品方面的领军企业雷神公司等。

科技创新是MIT校友公司创建和成长的基础与核心。正是因为科技创新基因,MIT校友公司在市场上表现出独特的竞争力,很难被其他企业模仿、复制和超越。MIT校友公司中,有竞争力的公司多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这与MIT“科研立校,技术为社会服务”的理念是一致的。

MIT创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本钱就是“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MIT自身的研究,这就是MIT独特的创新创业模式。它追求科学创新的精神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植性文化,而且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意,许多创意在校方的引导与帮助下,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并成功实现了创业。

因此,MIT积淀下来的创新气质是其创业的基础,亦是其创业的源泉所在。

MIT开创了以高校为主导的大学、政府、产业联合的创新创业模式,在美国学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在该模式中,MIT实现了在科学研究、实际应用、教学以及学校收益的最优组合。

这一“大学-产业-政府”模式被称为“三螺旋模型”,即MIT与产业界、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联邦政府)建立了新型交叉的互补关系,三者间存在着一种共生性,为此,MIT始终把产、学、研活动视为一而三、三而一的活动——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空间上并列开展。

一方面,MIT通过接受政府、产业界的资助以及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来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MIT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政府、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科技成果,为本地产业升级服务,不断创造新公司和新企业,服务当地经济。

▌成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经过多年的发展,MIT的创新创业模式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走向成熟,释放着MIT特有的创新能量。

MIT从创新到创业一般经历7个阶段:创意、技术发展、商业化计划、企业计划、形成企业、早期成长、高速增长。为迎合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先后建立了六大独立运行、各有侧重、有效互补的机构,构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孵化器体系”,在推动大批高素质人才参与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实现,MIT具有一套创新创业流程,各种项目和组织构成了MIT内部的创业体系:有最初鼓励发明创新的莱梅尔逊项目、媒体实验室;有负责申请专利、为初创公司发放牌照的审批部门和技术许可办公室;有帮助改善商业企划、组建公司的列格坦中心;有通过匹配业内人士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长期指导的服务机构,以及将创业服务贯穿始终的创业中心。

正是这一生态体系,架起了从创新到创业之间的桥梁,不断推动MIT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

成立于1980年的MIT媒体实验室就是其创新创业模式成功的一个范例。它致力于研发最新的计算机科技,其中很多属于最前沿的科技发明和概念性产品,因此很多发明都很“不切实际”,如研究仿鱼类行为的氦气飞艇、悬浮于空中的立体影像、会交谈的计算机、被程序化的乐高积木……

该实验室采用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每年的研究计划超过400个,多与社会的日常需求紧密结合,为竞争激烈的产业提供创意。实验室里到处都弥漫着创新的活力,跳动着数字时代的脉搏。

就如媒体实验室一般,MIT对创新创业始终抱着开放和赞许的态度,对创业者给予莫大的支持,老师和学生参与创业不仅合规,更能赢得尊敬和羡慕。

▌丰富有效的创业课程、创业俱乐部

MIT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基础是其独特的创新课程。

20世纪60年代,MIT斯隆管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创业课程——“新企业家”,由既是学者又是成功创业者的理查德·莫尔斯主讲。1990年,斯隆管理学院整合MIT的创业课程和相应的学生活动中心,为那些有创业志向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帮助。

1996年,MIT创业中心成立,负责MIT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发展,致力于开展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和学术研究。学校实行终身教职的“双轨制”,招聘在创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教授、专家学者来中心任教,与那些学术性的教授形成呼应,共同为创业者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目前,这种“双轨制”几乎被所有顶尖的商学院所采用,以组织和管理相应的创业项目。

2011年11月,MIT创业中心更名为MIT马丁信托创业中心,为MIT的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业项目有了显著增长,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三:

面向MIT所有师生。创业中心虽然设立于斯隆管理学院,但它为MIT所有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课程和指导。

整合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双轨教育。在课程设置以及指导老师的构成中,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立足现实问题,鼓励学科交叉。创业中心着重强调从现实的需求出发来进行创业,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一起合作创业,特别是管理类学生和自然科学类学生的合作。这使得MIT培养了大批既具有工程、生物等专业技能,又有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学生对创业需求的增加,原本唯一的“新企业家”课程不断延伸,形成了理论、实践、产品设计与开发、销售、市场营销、产业聚焦等多种模块的众多创业课程,由学生创办的新企业不仅数量越来越可观,影响力也令人刮目相看。如马丁·特拉斯特创立的马斯特工业公司(全球最大的服装制造商),罗伯特·斯旺与合伙人创办的Genentech(全球著名的生物科技公司)等。

许多在创业理论与实践上有着丰富经验的教授、企业家、风险投资专家也不断加入到这些课程中来,他们通常无偿地与年轻创业者分享他们的经历与见解。到2011年,各类创业课程已超过30门(还不包括“创意平台”的短期课程),注册学生已经超过2500名。

除创新课程外,创业俱乐部也在传承MIT创新创业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MIT的创业俱乐部有20多家,它们将学生、校友和创业专家聚在一起,已经系统地融入到MIT创业中心的创业教育活动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

俱乐部设计的各种创业大赛,形式多样,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MIT$100K创业大赛,激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充分发挥天赋和奇思妙想,大胆开发创业方案,亲身体验资本的创造过程。MIT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学生均积极参与这些创业俱乐部的活动,由此激发的创新创业热情遍及整个MIT。

MIT$100K创业大赛自1990年创办以来,每年诞生5-6家企业。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6%出自此项比赛。如今,有着20多年历史的MIT创业大赛,已经成为美国顶级的商业计划竞赛。

它之所以有地位,是因为大赛不只是每年评出优秀方案并颁发奖金,而是尽全力支持和鼓励优秀的书面创业计划发展成实际运营公司。

大学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兼顾创新与创业,所以创业型大学往往在科学创新方面实力不足。

但MIT的经验证明,一个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大学不仅能够在创业方面独树一帜,还能在科技方面引领前沿。究其原因,在于MIT打通了科研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使二者不断融合、助长,形成了良性循环。

普林斯顿中国籍教授:中国学生是怎样被一步步淘汰掉的?

最新报告:万亿研发经费,中国都花在哪儿了?

灰度创新:中国制造最大的秘密

37页PPT,全面解读5G产业链及未来趋势

一生只用富一次

施一公最新专访:年轻人如果把钱作为奋斗目标,那就全完蛋了

23万,最便宜的特斯拉来了!国产车的噩梦也来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模式揭秘,这些方面值得中国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分享大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110.html

(0)
分享大师分享大师
上一篇 2021年9月1日 16:44
下一篇 2021年9月1日 17:20

相关推荐

  • 家长创业经验分享演讲稿(家长经验分享演讲稿ppt)

    摘自庞逍逸个人博客(下文来自庞逍逸的爸爸)老师们:你们好!借庞逍逸的平台发布一个好消息:昨天作为家长,我在临沂一中作典型发言,家长会得知,本次期中考试总分为1150中得了1053,外语138分为年级单科冠军;化学满分。庞逍逸被学校评为最受欢迎的学生。—————————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
  • 创业前辈坎坎坷坷历经二十多年创业经验

    作者:庞刚言商 / 来源:原创 首发站   当很多同仁,都在诉说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赚钱越来越难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我对大家,曾经谈论的那件事,用心了。 结合个人二十多年的创业经验,归纳总结出,有…

    2021年12月28日
  • 到陌生的城市创业经验(如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创业)

    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能有多快?5年后才有机会再次到老家市里各处转一转的林子,在面对截然不同的街道布局,并在几个发小带领下,到各自开的店里转了一圈后,终于压下了在大城市归来的潜藏傲慢,并真正听进了他们喊他回老家创业的建议。不过毕竟他与发小们不同,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毕业,没有适合创业的直接特长,只能从普通人也能入手的领域着手,比如在老家正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什么网络游戏赚钱快?现在什么游戏可以搬砖赚钱

    首先,想要用手机赚钱需要有wifi,或者手机不限流量,因为要看不少广告,有时需要下载软件,很费流量。手机我用的是小米10pro(有钱儿的时候买的)版本是12.5.3。这个版本功能非常实用和贴心(不过也间断的会出小毛…

    2021年11月10日
  • 跨境电商如何运营一个产品

    跨境电商如何运营一个产品 跨境电商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跨境电商,但是如何运营一个产品却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本文将从产品定位、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物流配送等方面,介绍跨境电商如何运…

    创业经验 2023年3月23日
  • 大学生创业经验管理的不足(大学生创业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胡渊川观新闻记者江芸涵他们是一群创业学子,有人回乡带领乡亲创业致富,有人把大数据运用到教育领域,有人把地方特产做成电商品牌。他们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努力前行,“创业对我来说意味着终身学习,创业也给了我不断学习进步的机会。”“创业带给我很大的改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直销行业创业经验交流

    2018年10月17日-18日,第二届(2018)直销行业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国消费者报社支持、直销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联盟主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不正当竞争局(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办公室)、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消费者报社、山西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9个省区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打传规直条线有关负责人等,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安然公司参加了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伟哥特能聊实战创业经验

    一位资生创业男人的见解!创业,这个词很多人不陌生,不管你是白领,还是蓝领,不管你是男性或者是女性,等等…都有着创业的激情。但是,创业—你真的准备好了吗?我,1997年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加盟加香项目,前期只是看过宣传资料,给宾馆,家庭,汽车进行加香,投资只需要600元,配送一台加香机和几种香料,印上名片便开始寻找客源,跑酒店,上门拜访等方式,一个月下来,支出了1650元,收入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淘宝卖女装创业经验(创业开淘宝店 简历 经验)

    现在很多实体服装店的生意不好,客流少,大家都习惯地归结于互联网电商的冲击,能如数家珍地列举出某宝网店的各种优势。但是我想说,如果你还被这种错误的观念蒙蔽着,那是真的不太适合做生意。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站在顾客角度,零售商更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努力找寻门店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改进。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一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app store 创业经验最新资讯

    编辑导语:一个产品的发展,必然会经过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特定的策略。当产品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就该考虑如何利用产品效益,来布局整个产品线以及合理配置资源,以确保公司正常运作。这个时候,产品就需要做加法了,那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个产品定位清晰,发展到一定阶段,拥有了固定的用户群体和市场地位,这是对整个公司的肯定,也是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