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跟几个老板一起喝茶聊天,一个老板说:“我看了很多书,可是依然不知道,一个企业领导者到底应该做什么。” 旁边一位老板插言:“做一个成功的老板,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好五件事:选好人,做好事,立好规、定好价、分好钱!”
一,选好“人”
选人是成功的关键。杰克韦尔奇说:“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对高级人才只要认为值得,付出绝不吝啬。”
选什么样的人?一定是那些认可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人。也就是“德比才更重要”。在这一点上,马云、任正非、杰克?韦尔奇、稻盛和夫的用人观出奇一致。
马云说:“一个人能力不行,可以培养,如果价值观不对,是培养不出来的”。所以,不要花太大的精力试图改变不符合公司文化和要求的人。
领导要做帅才,就跟刘邦一样,不懂战略,就用张良;不会打仗,就用韩信;搞不了后勤,就交给萧何。只要选对了人,外行照样把团队领导好。
二,做好“事”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确的人。企业家,就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老板和管理者不同,老板的职责是“做正确的事。”
什么是正确的事?决定企业的发展和方向的事!也就是说企业要向哪里去?如何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高度,这是老板应该考虑的事。
如何才能做正确的事?必须靠文化推动,通过共启愿景,把老板个人的意志转化为员工的共同意志,只有如此,企业才能高速发展。
老板是“领导者”,就不要越俎代庖做“管理者”该做的事。你的任务就是建文化、定目标、抓激励,而不是直接管具体的“事”。
三,立好“规”
马云说过:“什么是老板?老,就是老师,就是你要教员工如何做事;板,就是规矩,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必须要界定清楚。”
组织运行需要三大机制,一是用人机制,二是激励机制,三是约束机制。而规矩就是约束机制。一个组织如果没有规矩来约束,必然乱套。
有个童话故事,天鹅、梭子鱼和虾一起拉车。天鹅往天上飞,虾往后边拽,梭子鱼往水里拉。虽然都很努力,可是忙了半天,车子还是原地不动。
规矩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制度、文化、价值观、员工守则、团队公约等等。华为和阿里巴巴还有自己的基本法,相当于企业的管理大纲。
四,定好“价”
稻盛和夫有一个观点,定价就是定企业生死,所以老板要亲自抓。因为价格涉及到客户、采购和生产成本,三者必须联动。老板绝不可大撒把交给别人。
定价体现一个领导者的经营智慧,甚至还有人格。价格定太高,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就不能流动,价格定太低,企业就会亏本。
价格应该怎么定?应该是客户乐意付钱购买的心理价格!要采用市场倒推式定价,而不是传统企业的“成本加利润法”来定价格。
应该如何控制价格?两个途径,一是源头控制,即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必须考虑产品成本。二是生产制造和流通环节控制,也就是说,定价前必须对降低成本心中有数。
五,分好“钱”
一个成功的领导,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分好钱”。钱如果不会分,或者是分不好,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引起不良后果。
钱,是必须要分的,这是导向和文化问题。任正非的“不让雷锋吃亏”,马云的“不能让雷锋穿带补丁的衣服上街”,说得很透彻。
聪明的领导,懂得“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创业的时候,老板喝汤,员工也喝汤。成功了,老板吃肉,员工还喝汤,就没人陪太子读书了。
钱应该怎么分?不要指望你的员工风雨无阻地始终跟着你前进,能现金激励的就不要用期权激励,能用期权激励的,就不要用股权激励。
“选好人,做好事,立好规、定好价,分好钱”,只要做到这五点,你就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每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它自己的底层逻辑,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得合伙人,得天下!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
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
你的公司是否天天上演三国演义,员工不听话可以让他转铺盖走人,股东不合怎么办?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误区一】按出资比例来分配股权:
在过去,如果公司启动资金是100万,出资70万的股东即便不参与创业,占股70%是常识;在现在,只出钱不干活的股东“掏大钱、占小股”已经成为常识。在过去,股东分股权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据是“出多少钱”, 「钱」是最大变量。在现在,「人」是股权分配的最大变量。
【误区二】平分股权:
据调查,企业股权结构易产生纠纷的3大情形: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1/3、1/3、1/3的占12%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50%、50%的占17%
企业的创始人与股东的股份比例为:40%、30%、30%的占16%
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家不懂股权筹划,将面临8大痛苦问题:
1.哥们变仇人;
2.同床异梦,同室操戈;
3.养大儿子叫别人爹 小肥羊管肯德基 叫爹;
4.竞争对手挖墙脚;
5.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6.错过合作机会.失去融资功能;
7.影响上市大计;
8.再好的项目都做不大。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企业不大,智慧不够
只要你公司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
就会涉及到股权机制分配设计的问题:
只要你公司有员工,高管,
就会涉及到股权激励的问题:
只要你公司后期有项目需要运作,上市,
就会涉及到股权投融资的问题…
然而……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已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原创文章,作者:分享大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