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中国农科院启动的‘沃田科技行动’,聚焦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盐碱地、设施农地及后备耕地等七块地的保护与改良。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平均耕地等级提升1级,通俗来讲,也就是平均亩产提升100公斤。”在12月15日举行的中国农科院“沃田科技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农科院同日揭牌成立的国家耕地科学中心耕地科技创新总首席科学家、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表示。
沃田科技行动发布会。中国农科院供图
我国耕地改良需求迫切
2021年8月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9.18亿亩,人均耕地约1.33亩。与此同时,高质量的耕地更加缺乏,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介绍,“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释放的生产潜力。但总体看,我国耕地资源‘三少’特征凸显,即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挖潜耕地资源少。在数量上,人均水平较1996年下降0.26亩,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在质量上,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全国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十个质量等级,其中,一等到三等耕地仅占31%,中低产田占比高达2/3以上,优质耕地资源十分紧缺。”
同时,大量耕地面临着生态压力,吴孔明介绍,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产出导致耕地长时间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秸秆、畜禽粪污以及机械等耕作活动对土壤频繁扰动,土壤质量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因此,加快耕地科技创新,加快实现耕地科学保护和利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据介绍,“沃田科技行动”,是农科院基于“破解耕地要害问题”的需求而启动的,并成立中国农科院国家耕地科学中心。以“沃田科技行动”牵引,集聚中国农科院全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作物学、植保、农业工程与机械、信息等学科优势资源与力量,攻克耕地基础前沿科技,破解关键“卡脖子”难题,支撑我国“藏粮于地”战略落实落细。
“七块地”各有困境待解
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这“四块地”是我国粮食主要产地,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尤其是黑土地,多年以来,黑土地的退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吴孔明介绍,在过去,中国农科院所属10多个研究所,组建了30多个创新团队,在东北黑土地有机质提升、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南方红壤酸化防治、粮食作物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农田面源污染监测、高精度数字土壤、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测监管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0余项,培养造就了以刘更另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耕地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农业农村部三大精神之一的“祁阳站精神”,这也为“沃田科技行动”的开启提供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沃田科技行动”中,增加了“三块地”,即盐碱地、设施农地和后备耕地。对此,周卫表示,盐碱地面临着水分资源限制、耐盐种质不足、灌排不配套、地力水平低等问题,未来,将在盐碱发生及治理等机理、改良技术研发、产品创制等方面进行攻关,争取将盐碱地耕地地力提升1-2个等级。后备耕地,即可开垦和开发的土地,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罗其友介绍,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可挖掘的耕地大约有3000多万亩,这些后备耕地,大多是荒地、滩涂、废弃场地、复垦场地等。周卫介绍,在开发后备耕地方面,未来主要会集中在土壤熟化、障碍消减、污染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建立耕地质量提升模式。
未来目标示范区增产10%以上
改良现有耕地,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周卫介绍,未来将在土壤组学、生物固氮、有机培肥、酸化阻控、盐碱改良等10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同时,还将强化科技基础性工作,如开展长期耕地质量定位科学联网观测、建设数字土壤、智能监测体系等。此外,还将加强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比如此次组建的国家耕地科学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沃田科技行动”是中国农科院今年继“强种科技行动”之后的第二个重大科技行动,这一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耕地科技创新水平,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试验示范样板区,示范推广1亿亩,辐射带动3亿亩;耕地质量退化得到有效遏制,农田地力总体提升1个等级,产量提高10%以上。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