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的作用和意义(创新创业的意义和作用)

7月见底,继续保持惯例,跟大家汇报一些我和有瞰学社的产品、业务进展。7月,我们最大的工作就是会员产品升级。《职场个人增值陪伴计划》正式变更为《Youcan个人增值陪伴计划》,新的产品,可以被视作是一个为期1年的个人增值陪跑营。这个产品的理念是:通过更科学靠

7月见底,继续保持惯例,跟大家汇报一些我和有瞰学社的产品、业务进展。

7月,我们最大的工作就是会员产品升级。

《职场个人增值陪伴计划》正式变更为《Youcan 个人增值陪伴计划》,新的产品,可以被视作是一个为期1年的个人增值陪跑营。

这个产品的理念是:通过更科学靠谱尊重人性的方法、行动指引,以及一群靠谱的人跟你陪伴同行,帮助25-35岁阶段的年轻人提升自己的稳定可持续赚钱能力,而不是一味只关注赚快钱。

重新上线一周多,《Youcan 个人增值陪伴计划》已经新增了500多名付费会员,接下来几个月,我们预计还会保持每月大概500-800位付费会员的增长。

其他课程方面,重新迭代升级了大约50%内容的《Top课程制作人年度成长计划》已经上线开始售卖,它和商业操盘手进阶成长课程则照例都保持着每月80人左右的招生节奏。

目前,商业操盘手的7月名额已经售罄,课程制作人还在报名中。

7月之后,我们整个Q3最大的重心,都仍然放在《Youcan 个人增值陪伴计划》上,作为一家会员公司,我们会把我们的会员产品慢慢打磨得更有质感和体感。

我个人也一直保持在《Youcan 个人增值陪伴计划》每天都记录一些自己的反思沉淀,照例,还是从中挑一些分享给大家——

1.昨天拍了一整天视频。

尤其能感受到,对于脑中有货的内容生产者来说,视频拍摄过程中,现场是否有一个能跟你对话的人存在,重要性会极高。对这个人最大的要求,就是能够平等跟你对话,且能站在用户观众的视角知道什么状态好什么状态不好。

说起来很微妙,但就是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就能帮助你把输出内容的状态和效率调整到最优,这种状态的差异,换来的可能是视频观看过后的点赞、互动、信任感都能产生3-5倍以上的增加。

有时候面对一些新事物,理解是否足够深刻,往往就体现下这样一些特别微妙的细节洞察里,在内容和运营的世界里,细节很多时候是魔鬼。

2.跟好朋友,网红校长Alex吃饭,探讨直播和短视频,验证确认了几点思考——

1)在短视频平台,直播变现已经是公认最优的变现方式,没有之一。所以如果在抖音这样的地方,只是做号做了几十上百万粉丝,但不开直播变现,则并无卵用;

2)做直播运营,也是个技术活,一个10W粉的号要决定开播,需要至少先连播7-8天,每天尽量保持3小时以上,这样你才能让算法识别和意识到你的直播间的存在,并愿意给你一些推荐。再往后,可能还需要1个月时间各种做微调,来调整你直播间的数据权重、用户结构占比、成交率等等,最后才能做到系统愿意给你推荐更多的人进来;

3)绝大多数当下在做直播变现的人,1年多以后他们要去干啥,可能都是没有想过的——他们只看眼下这一年;

4)不要寄希望于从抖音这样的地方把流量再导到别的地方去,要在抖音平台下直接做成交。只有这样,你跟平台的利益才是合一的,才能得到更多资源和推荐。

3.面了几个试,强烈感受到,这是一个大多数身在大厂的人越来越不适合创业的时代。

但凡有几年大厂经验的人,都会无限趋近于特别专精于某一领域或模块,比如做流量的,有人只专注于老带新,有人只专注于做某一类投放,还有人只专注于在大平台内的流量该怎么分发怎么规划用户路径。

但,既看到过业务全貌,还能有能力解决好业务从0到10阶段问题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少了。

再者就是,大厂给的薪资确实越来越高,也让很多人越来越难接受完全离开大厂放弃高薪出来冒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创业公司的优选,可能越来越不是大厂员工。

而部分大厂员工的路,确实会越走越窄。

4.跟一个经历了小黄车、百度外卖兴衰全过程,并且直接掌管着最核心数据的朋友聊天,他分享了一些感受——

1)回过头看,外卖是O2O这一波里,唯一一个真正跑出来的事,其他的O2O,要么团灭(如共享单车),要么只能做成一个小生意;

2)O2O里,大家在追的新的一个故事是社区团购,但以目前的政策面,这事能做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愿意让你做多大;

3)对外卖、团购这样的生意来说,跟购买场景强相关的流量、商家、物流配送是3大环节,王兴应该是从2016年年底开始就不再看外卖了,原因很简单,美团那时候有多于其他竞争对手10倍的流量,1倍多的商家,然后又把百度外卖物流配送的负责人挖走了,王兴认为战略底盘已成;

4)下一个时代肯定不是大创业的时代,是中小创业的时代。在中小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身在大厂的人,可能会越来越难受越来越不幸福。

5.跟清华大学彭凯平老师的团队交流,他们过去10年里走访研究了上百位优秀的老一辈企业家(如柳传志),对于他们身上的一些普遍共同特征进行了一些总结——

1)结合其人生经历,往往拥有独特而强烈的愿景;

2)一般都拥有一个重要的兴趣爱好(如某项运动),以帮助其释放压力;

3)通常都拥有和睦的家庭关系,不会总是因为家长里短的各种事而分心;

4)特别善于面向规则进行“边缘创新”,即游走在某些规则的边缘,寻找到灰色机会地带而从中获利;

5)因为家庭或学业的关系,在早年时看到过更大的世界,因而心中拥有更大的憧憬。

6.创业确实很辛苦,但千万不要因苦而苦。

如果你只是把一件事当工作,仅仅只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而无法从中找寻到额外乐趣,每天还要拼命加班加点的干,干到一定程度,你一定会突然问自己:我特么到底在图个啥?

所以我一直主张和强调:无论是我还是团队,在工作中都要找到一些“我们是在愉快的跟用户们一起玩耍”的感觉,且我们总要追求能玩儿出点名堂出来。

一旦一件事的属性对你而言变成了玩耍,那苦逼就不存在了,别人看你工作强度很大很辛苦,其实你是在其中愉快玩耍。

创业,一定要尽量做些自己享受而兴奋的事。

7.跟一位第一次创业的朋友聊天焦虑,发现他们在融资、公司发展节奏上等各方面想得都还比较粗,很多地方不清晰,结合自己当年创业的经验和心路历程来看,其实第一次创业遇到类似问题是种必然。

创业这个事,第一次干,你可以依赖的,很可能是你的业务能力、产品能力和用户体感,这三者能让你做好一个小生意,但想要长大则一定有瓶颈。

于是,你在创业过程中,必须不断修炼和加强你对于战略、资本、组织、管理等等的理解,并能够最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节奏和策略打法。

最不幸的状态,就是一方面你可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和策略打法,另一方面又被外界很多因素推动着要玩命往前跑(例如资本驱动),这种时候,你容易变得很撕扯,团队也很容易散掉。

8.近期有几个关于流量、运营的思考和观察——

1)如果你在抖、快等头部流量平台下做流量做粉丝,最好不要试着去做导流,而要直接在平台内做成交变现。只有这样你跟平台的利益才是一致的,才最有可能获得平台认可和扶持;

2)未来2年内,在中小公司/个人IP运营变现上,将会存在两种主要逻辑:依靠长期用户经营变现 or 追求依靠更高效的手段快速获取流量极高效变现,后者的代表是直播带货变现;

3)妈妈、老人、学生&年轻人、女性将会是视野范围内可见4类最有消费潜力的人群。中年男人则是最没有消费潜力的,尽量不要做面向他们的生意;

9.昨天有人问我:2B运营和2C运营的区别是啥?

我的回答是:2C运营,用户为个体,是否使用or购买全凭个人意愿&喜好,你只需赢得用户个人喜好&认可就可实现产品增长。因此做好2C运营更需要懂用户,有网感,在2C运营领域内也往往更容易出一些个人英雄,包括我自己也是典型适合干2C的人。

但2B运营,你的用户是一个组织,他们关于是否使用你产品的决策逻辑较为复杂,甚至不同客户可能会完全不同。在2B的范围内,必然需要长期真正解决企业内部的具体业务问题并赢得企业整体认可才能持续实现产品增长。

这导致做好2B运营,更需要懂业务、懂行业,也更需要善于处理多头沟通,更讲求团队作战。在2B运营里,会有牛逼的团队(如华为),但很少会冒出来牛逼的个人。

10.跟张诗童见面吃饭,我俩第一次见,还挺对脾气。

聊完下来,有几个点比较有共振——

1)如果想做好一个每日持续输出能力稳定的知识主播和IP,需要至少有2个左右全职团队专门配合这个主播来每天做资料整理、选题和内容组织,也需要知识主播每天至少投入3小时左右来进行信息摄入和沉淀,对知识主播的学习和信息吸收能力要求极高;

2)一个知识IP和主播,如果想要长期红,则人本身最好一定要简单真实,不装逼,也不存在表里不合一的情况,这样才能把这事干得足够长。否则,如果仅仅只是在表演,则演到某一天一定会枯竭;

3)做抖音号,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先做泛,要知名度和粉丝,然后再筛选过滤精准用户;另一种则是直接锚定某个精准定位,一杆子捅到底,直接在相关定位下快速打成头部,占据精准目标用户们的心智。

11.在华为的企业文化里,有3个核心关键词——开放,妥协,灰度。

灰度,很多时候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以退后一步换取更大迂回空间的政治智慧。

任正非提过:黑白分明的事物多是昙花一现,灰色才是人性的真实写照。他也相信:不确定性客观存在,方向大致正确就要行动。

在华为内部,有三组词也被经常拿出来放在一起说:开放妥协灰度,尊重宽容理解,理想现实均衡。

从我的感受来说,这几组词,其实奠定了华为作为一家国际化的顶级2B企业的基因。

但如果你想做的事更偏2C,可能会有些不同。2B更需要闪转腾挪,2C更需要犀利直接。

当然,任何组织和企业长大后,都需要灰度。

原创文章,作者:分享大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492.html

(0)
分享大师分享大师
上一篇 2021年9月5日 06:52
下一篇 2021年9月5日 07:15

相关推荐

  • 老罗讲解创业经验

    罗永浩垮掉了,曾在开年火爆的社交软件“聊天宝”也未能成为老罗上岸的最后一颗稻草。因系统漏洞限制用户登录,之后更是修改提现规则,让金币提现变得遥遥无期。这款曾一度被传为可以“颠覆微信”的软件最终败在了“留存率”上,而这件事也将聊天宝的间接控股人罗永浩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个靠着英语培训讲师起家的理想主义者,在经历了博客创业、办学校、开公司的接连失败后,像一个过气的网红一样越发的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6日
  • 面试怎么说创业经验(创业失败面试怎么说才能成功)

    写给应届生的面试要点面试的结果,主宰了我们是否能进入心之向往的公司做喜欢的工作。所以面试的重要程度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看到许多同学认真准备了面试的着装,甚至有女同学为了面试专门学习了化妆;在言行上也基本都是彬彬有礼。作为用人单位的HR,对此嘉许的同时,也还是有以下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7日
  • 你有创业经验吗(个人服装创业经验)

    作者|张博来源|希鸥网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如果你准备好了,欢迎你先来看看这10条来自“创业失败者”经验。「正文」你擅长的只是“干活”,在一个低风险的平台上去执行领导意图,这种能力和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截然不同——创业需要颠覆性的思维。创业,弄不好就是“创伤”。在这篇文章里,我能告诉你的“学问”,其实是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打工妹分享创业经验(企业家分享了创业经验)

    今天带给大家的分享:中国最牛打工妹,21岁买下7套房,轻松完成“全家一人一套房”的目标。或许当大家听到这个年龄的时候,除了震惊还有怀疑吧,今天就给大家讲讲一个年仅21岁女孩子的创业经历。她叫张曼如,出生于湛江农村,一家七口挤在30平的房子里。由于她们家人多,经常吵到左邻右舍,房东狠心将她们赶了出去,从此一家人被迫在城市流浪。13岁的张曼如要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为了照顾家庭,放弃学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学会结合创业经验明确自己的创业方向

    作者:王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学深悟透中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干事创业新征程。满怀激情学党史。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时刻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4日
  • 准备将比逗咖啡馆的创业经验

    很多人想开咖啡馆或奶茶店,或者想在餐饮行业一展身手。但大多数人可能没意识到,他们开店的姿势根本不对。如果你想开一家咖啡馆。按照传统的思路和流程。你先去学习如何制作咖啡,或者找一个精通咖啡制作的合伙人。然后你开始选址,租一个店面,装修,开张。如果开一家咖啡店像解一道题,开始营业前没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
  • 女孩子开什么公司合适

    女孩子开什么公司合适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女性也在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投身到商业活动中,想要创业自己的公司。那么,女孩子开什么公司合适呢? 一、…

    创业经验 2023年4月14日
  • 23岁创业经验分享方案

    一个高中学历的小伙,在做了三年业务员的工作后,不甘平凡,在23岁的年纪选择自己创业,建立了一家存储芯片企业。如今,这家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的业界龙头,年营收70多亿元。公司客户包括小米、字节跳动、中兴通讯、三星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4日
  • 吉他兄弟创业经验

    作者:范咏戈(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吉他兄弟》是近年来一部题材破局、主题进阶、情感饱满的青年励志大剧。观看这部剧,就会被主人公方清明、方清华兄弟俩贯穿始终的手足之情和“吉他情结”所打动。这部剧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创业经验获取是指什么(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创业知识和经验)

    17月27日,杨浦区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暨上海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杨浦选拔赛)决赛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举行。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广泛征集参赛项目,汇聚了来自杨浦区各园区、基地以及海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优质退役军人创业项目55个,既包含农业、餐饮、物业等传统产业领域,又涵盖医疗康养、教育文娱、乡村振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