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别塔的故事,我们就能对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略知一二。到了现代,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把翻译这一工作也交给了机器来完成。从一开始的规则主导,到现在的学习主导,机器翻译工具的演进也经历了许多次的变化与革新。上次听说的一个机器翻译中的「大新闻」,似乎就是横空出世的 DeepL 翻译工具 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款翻译工具在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中热度很高,甚至超过了老牌的 Google 翻译。看了一圈报道下来,对于 DeepL,大家普遍认为它的翻译「比较自然」。
已经有一些文章讨论过通过翻译工具翻译出的文本质量的好与坏。Harvey 发在少数派的文章《2020 年的机器翻译能用了吗?》中,作者对三种文本(表达、信息和感召)、两种翻译方向(英译汉、汉译英)在六家翻译平台上的翻译表现进行了详细且客观的评价,十分值得参考。当然,过去了一年,可能各个翻译平台的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飞跃性的改进可以说并不存在。
但是,对于一个非专业的翻译工具来说,好用的标准,不仅仅是翻译的准确。我们想要比较的,更多侧重在翻译工具的易用性与功能性上,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照顾到我们的实际翻译需求。或许我们还是应该想想:我们为什么要用翻译工具?
个人认为,一个非翻译专业的人士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翻译工具:
学习需求。查单词、翻译长难句乃至论文等等,可能与之相关。工作需求。文档、网页的大段文字翻译乃至一些可能需要的编译工作。交际需求。旅游、与外国人交流等等。
翻译工具常见的三个场景
从这三种不同的场景出发,结合不同的翻译工具提供的具体功能以及实际体验,我们选择了 Google Translate、DeepL、Apple 翻译、百度翻译和有道翻译进行功能上的比较,结合实际体验,希望可以为翻译工具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翻译工具,多语言的支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尽管我们最常用的可能就是英汉互译,但是其实各家翻译工具都是支持多种语言文字的,只是在支持的全面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其中,百度翻译的支持最为广泛,支持超过 200 种语言的翻译;Google Translate 则是 108 种。DeepL 是 26 种语言,有道翻译是 14 种语言,iOS 的翻译在 iOS 15 测试版中是 11 种。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的语言数量与是否支持互译,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例如有道翻译网页版,仅仅支持从中文翻译到外语和从外语翻译到中文,并不支持外语之间的互相翻译。DeepL 也存在这种情况,有一些语言对的翻译需要以英语作为中介。
不过,即使是支持语言数量最少的翻译工具(Apple 翻译),其 11 种语言也已经覆盖了联合国的 6 种工作语言(中、英、阿、俄、法、西),其他工具自不用说,应该是可以照顾到大部分用户的几乎全部翻译需求了。
所有的翻译平台也都支持自动检测输入语言,可能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手动制定具体的输入语言。
在平台支持方面,除了 Apple 翻译之外的所有翻译工具都具有网页端,可以在网页上进行即时的语段和篇章翻译。Google Translate、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同时有移动客户端;DeepL、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还有 PC 上的客户端,支持取词等操作。如果在工作流中不想时刻打开浏览器窗口进行翻译的话,客户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种翻译工具的平台支持一览
五种翻译工具常见功能的比较
翻译工具也可以当做词典来用。如果你仅在翻译工具中打进一个词,那么由于没有上下文语境,翻译工具通常会提供词典可以供你选择词义,或者是直接提供目标语言的释义。
比如,我查询 fast 这个词,在 Google 翻译、DeepL、Apple 翻译、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中都可以显示比较简明的释义,告诉我 fast 除了中文「快速」这个形容词 / 副词意义之外,还可以作动词「绝食」讲。
Google 翻译中的单词定义
不同的翻译工具,在语言的支持上也有不同。比如,百度翻译提供英文释义,但是不能提供俄语的释义。
整篇文档的上传翻译功能,只有 Apple 翻译没有提供。在 Google Translate、DeepL 和百度翻译的网页端,都可以上传文档。此外,有道翻译没有在网页提供文档上传翻译,但是其移动端 app 有这个功能。在 Apple 翻译中,这尤其不好操作。不过,在 iOS / iPadOS 15 以及 macOS Monterey 中,翻译被内置成为了系统服务,可以选择一段话进行翻译,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功能的缺失。
百度翻译的文档上传功能
Google Translate 的网页端支持 .doc、.docx、.odf、.pdf、.ppt、.pptx、.ps、.rtf、.txt、.xls 或 .xlsx,但显然,只有其中的文本部分可以被翻译;DeepL 则支持 docx 和 pptx 两种文件格式的翻译;有道翻译则支持在手机上上传 docx 或者 pdf 格式的文档,但是必须登录之后才能够上传文件。百度翻译则可以上传包括 Word、PowerPoint、Excel 乃至图片文件。
翻译后,Google Translate 会以网页的形式返回翻译结果;但是 DeepL 则会提供翻译好的文件下载,如果是免费版 DeepL,翻译后的文字会被锁定、不能编辑。百度翻译会呈现翻译前后的对比,并且可以高亮具体的句子,不过文档的导出,目前写着「限时免费」。
Google Translate 在增强现实的翻译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了最前列。其移动客户端可以支持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拍照与 OCR 翻译。只要将相机指向有文字的区域,就可以即时显示翻译结果,翻译结果也会融入当前的环境中,以与原文类似的方式显示,这可能是它体验最好的地方。百度翻译与有道翻译官的手机 app 也都支持 AR 翻译,即直接在相机界面显示翻译结果,但是能够实时进行 OCR 的文字有限(比如,有道翻译可以支持中英文的 AR 翻译,但是不支持俄文的)。
下图原文网页:BBC News
百度、有道和 Google 的「AR 翻译」
在配备 A12 Bionic 及以上 SoC 的 iPhone 和 iPad,以及配备 Apple M1 处理器的 Mac 电脑中,即将在 iOS / iPadOS 15 和 macOS Monterey 中发布的实况文本功能也将能够识别拍摄文本并提供系统全局的翻译功能;但是相比 Google 的增强现实翻译,体验还是要差一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新之后的 Apple 翻译可以直接翻译相册中任何图片中被识别到的文字,所以也是十分强大的。
除了 DeepL 外,其他四款翻译工具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主要语言的对话交替传译乃至篇章的转录翻译。Google Translate 的 app 中,你可以选择直接进行对话,或者是打开转录功能,把别人说的一段文字实时翻译成自己想要的语言。
iOS / iPadOS 15 的 Apple 翻译以气泡的方式显示对话,并且可以自动识别当前说话的语言是哪一种,这一功能也支持 Apple 翻译可以翻译的所有语言。有道翻译官和百度翻译在对话交传和转录翻译功能上也大致类似。这一功能能够方便与讲不同语言的人沟通交流,所以还是十分实用的。
四种翻译软件提供的转录翻译功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翻译方式相比手写输入,因为涉及到语音识别,所以准确率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来看,几家翻译工具的中英文语音识别都难以做到完全准确,因此这项功能的便利性也的确打了折扣。在语言支持方面,也以 Google 翻译为最多。
世界上的语言使用许多种不同的文字,我们并不想每次翻译的时候,都去系统设置中添加键盘。Google Translate 可以利用网页端的软键盘进行多语言输入,在移动端也提供了可以自动识别多种语言的手写输入方式。这在需要翻译日语、韩语和汉语的时候极其方便,但是可识别的语言远不止这三种。
Apple 翻译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即使没有在 iOS 系统中添加对应语种的键盘,在翻译 app 中选择语言之后,适合输入该语言的系统键盘也会自动弹出。
翻译是否准确,在进行人工的翻译时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但是,以机器翻译目前的水平,准确性难以达到 100%,而翻译后文本的自然度更是难以保证。《2020 年的机器翻译能用了吗?》一文已经提到,「(翻译工具)到底能不能用?怎么用?用了之后能不能直接拿译文去用?——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取决于你的需求。」
回到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非专业的翻译需求通常有三类:学习、工作和交流。其实,在这三种需求下,我个人认为,其实追求机器翻译“准确和自然”本身的意义并不很大。以目前的机器翻译水平,只能是一种辅助,用对了或许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绝对不能滥用。
如果翻译工具是你学习英语乃至其他非通用语种的帮助工具,那么几乎所有翻译工具都提供的多语词典功能的确能够帮到你。在这个方面,我想 Google 翻译可能做得最好:它能够根据单词的词类对释义做简要分类,释义也足够简明和准确。
而如果你需要利用翻译工具看论文,那么我并不推荐使用翻译工具直接以上传整个文档的方式进行翻译。首先,论文通常学术性较强、术语较多,大多数机器翻译平台都只能处理通用型文本,对术语较多的情况绝对是难以应付;其次,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也决定了你的阅读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对重点攻坚克难,所以对整篇文档进行翻译耗时耗力不说,也可能影响你理解的结果。我认为,比较正确的方式是,可以把论文的部分内容输入进去看个大概的翻译,如果需要精细研读,再对原文进行仔细研究。如果原文实在难以理解,则应该咨询老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
比如下面这一段文字:
DeepL 的翻译是:
1957年,罗伯特-拉多声称,个人倾向于将其母语和文化的形式和意义以及形式和意义的分布转移到外国语言和文化中–当试图说该语言和在该文化中行动时,是生产性的,而当试图掌握和理解本国人所实践的语言和文化时,是接受性的(第2页)。
Google Translate 的翻译是:
1957年,Robert Lado声称,个人倾向于转移形式和含义,以及他们母语和文化的形式和含义分布到外语和文化 – 试图说语言并在文化中行动, 并在试图掌握和理解当地人实践的语言和文化时接受(第2页)。
这里,如果是进行较长段落的翻译,那么我推荐 DeepL。DeepL 翻译的准确性和自然度都较高,界面使用简单,尽管免费版有 5000 字符的限制,但是基本够用。上面举的例子,也是如此。Google Translate 不仅有漏译的问题,也不够自然。其他的平台中,百度翻译因为有一些专业领域的文本训练集,可以针对某些专业文本进行优化,值得尝试。
DeepL
翻译工具最令人工翻译无法企及的一点,就是大批次的翻译都可以在几乎瞬间完成,同时准确性能够达到及格的水平。机器翻译后再进行人工校对,有时候不失为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一些工作中可能涉及的简单、文风一致但是非常大量的公文,可以使用机器翻译进行统一批量的翻译后再校对。
如果在工作中偶尔需要对文档或者网页进行翻译,那么 Google 翻译和 DeepL 可能都是比较好的选择。Google 翻译可以在网页上传文档,同时也可以直接进行网页的翻译,并且以高亮的形式显示原文。DeepL 尽管没有网页插件,但是翻译质量可能比 Google 翻译要好。此外,Apple 翻译也内置于 Safari 中,如果你用 Apple 设备阅读外文网页,也可以用来翻译,但是支持的语言较少。
Apple 翻译后的少数派网页
如果是在交流中需要用到翻译,我想 Apple 翻译和 Google 翻译应该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的问题。此外,有道翻译官和百度翻译的对话功能也很实用,但是语言支持比较少,也不支持语言的识别,需要一直操作手机才能使用 —— 尽管涉及中文的结果说不定会更好一些。
几种 app 的双语对话
Apple 翻译和 Google 翻译的对话功能都可以自动识别两种语言,并且实时把翻译显示在屏幕上,说完后也会将文本转换成语音读出来。这在交流中会更方便一些,因为不用同时操作手机。对话一般比较日常,所以翻译的准确性一般尚可;如果翻译的结果令双方难以理解,那么可以试着换一种说法继续。
综合而言,我们还是认为 Google 翻译功能最为强大,体验也最为优秀,但是在翻译的准确度和自然度上的确饱受诟病。其次,有道翻译官在其 app 和网页上的抢眼表现,以及涉及中文翻译的准确性上也的确十分令人满意。DeepL 或许在进行各类翻译时能够更好地整合原文意思、以更自然的方式表达,但是功能上的确有所欠缺。Apple 翻译被整合进了 iOS / iPadOS 乃至 macOS,无缝切换的体验可见 Apple 在生态方面的优势,但是其他平台中完全没有使用的机会,它即使优秀也似乎有些有劲使不出。百度翻译声称 200+ 种语言的翻译水分几何很难说,其移动 app 也比较臃肿,但是它是今天测试中唯一一个拥有不同领域专业文本翻译功能的翻译软件,网页端的体验也不错。
此外,我们试着避开对翻译的准确性的讨论去了解翻译工具的具体功能,但是却发现翻译的准确性可谓是「房间里的大象」—— 随着各个翻译软件的功能日益趋同,其翻译结果的品质似乎变得重要起来。然而,目前的翻译软件都只能做到一定的准确和自然,在当下强求翻译软件「信达雅」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因此,我们建议你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具体需求来选择翻译软件,我们今天得到的结论仅供参考。或许真的会有机器翻译代替人工翻译的那一天,人类也真的能够建成通天的巴别塔;但是,那一天还远远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