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及成功经验(俞敏洪的创业经历给我们的启示1500字)

2006年9月7日22点24分,44岁的俞敏洪坐在会场,双眼泛着泪光。这位饱经沧桑,经过无数人情世故历练的老男人因何哭泣呢?因为他苦心经营13年的新东方上市了。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以及成功学大师,比尔盖茨、马云、巴菲特、李嘉

2006年9月7日22点24分,44岁的俞敏洪坐在会场,双眼泛着泪光。这位饱经沧桑,经过无数人情世故历练的老男人因何哭泣呢?因为他苦心经营13年的新东方上市了。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成功学以及成功学大师,比尔盖茨、马云、巴菲特、李嘉诚等等。谁的年少不轻狂,他们的思想以及生平经历,笔者也都或多或少了解过,只有一点感触,那就是“成功绝不可能被复制”,他们的成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

众多企业家中,俞敏洪显得略有不同,他是依靠个人能力和机遇走向人生巅峰的企业家。

种地能手

俞敏洪的人生底色是农民,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的农民家庭。俞父是个传统手艺人,依靠给人做木匠活维持生计,四里八乡出了名的老实人,在外没有话语权,在家说了更不算。俞母是个强势女人,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

在母亲的影响下,俞敏洪很快成长为村里的劳动能手,不仅插秧播种是把好手,拖拉机开得也很好。如此优秀的小伙,在农村真可谓“人中龙凤”。

俞敏洪曾在采访中,多次提到非常感激母亲的栽培,送他读高中考大学。后来赶上好政策,俞敏洪有幸回到高中继续读书。由于学业耽误太久,俞敏洪前期的成绩远远没有种地水平高,78和79年两次高考落榜。

面对两次高考惨败,俞敏洪内心百感交集。他痛定思痛思考了很久。决定最后放手一搏。跟着母亲种地的时候,他鼓起勇气说“你别再让我干农活了,再给我一年的时间专心学习,要是再考不上就听话回家种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俞敏洪经过九个月奋战,从英语考试三五十分的差生,成功实现鲤鱼跃龙门,一跃考进北大,实现由种地能手到高考学霸的华丽蜕变。

艰难求学路

作为北大的学生,俞敏洪是全村的骄傲,作为全村的骄傲,却是同学眼中的“土老冒”。刚考上北大时,俞敏洪满怀期望去学校报到,他以为人生已经达到巅峰。入学后,俞敏洪深深地感受到“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自卑、平庸成为四年北大生活挥之不去的阴影。

自古北大出才子,俞敏洪周围都是各省的状元,比如王强、徐小平。那些人不仅考试成绩好,而且身怀多项才艺,说话好听又有风趣。俞敏洪就像一棵“洋葱”,默默无闻地躲在角落里,沉默地让自己像是空气。

割袍断义走向成功

俞敏洪从北大毕业后,赶巧北大外语系正在扩招,俞敏洪居然有幸留在北大当老师。由于教书的报酬根本无法满足日常开支,俞敏洪开始琢磨到校外做家教,多多少少赚点外快填补家用。

就在家教事业如火如荼时,老东家后院起火。俞敏洪以北大老师的名义外出做家教,有悖北大的规定,为此北大决定对俞敏洪进行通报。此事让俞敏洪感触很深,考虑再三,他作出一个决定,离开北大自主创业。

由于那时的课外辅导鱼龙混杂,人人都在争夺这份蛋糕,江湖打打杀杀的事儿屡见不鲜。经常有人找俞敏洪的茬儿,跟人打过架,拍过搬砖,喝酒进医院都是家常便饭。经过数年的打拼,俞敏洪终于杀出一条路——1993年,新东方成立了。

笔者觉得,俞敏洪不同于别的企业家。他说话很实在,不像有些富豪总是高谈阔论资本运作,或是改变时代的成功学等等,俞敏洪平时所谈论的话题基本上与教育有关,都是敦促大家努力读书。纵观他半生风雨历程,能够取得成功主要依靠三样法宝。

实在

有句老话说“无奸不商”,不偷奸耍滑的生意人肯定不会做大做强。相比而言,老俞是商业圈里的实诚人。曾在一档节目中,老俞说过“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无论是家境再贫寒,头脑再笨,都要想办法读大学,哪怕是大专都行。因为读大学不仅仅为了一张文凭,更能够帮助自己开阔眼界”。

就凭这点,笔者觉得他比那些整天满嘴跑火车强调读书无用论的富豪要实在太多。人常说,小财靠勤,大财靠德。没有比实实在在更高尚的道德,能够兼顾商业利益和教书育人,也只有俞敏洪真正做到了。

学习

有部电影叫《中国合伙人》,不少朋友都看过。有人说,剧情是以俞敏洪的创业之路为原型。有一个情节是说,主人公乘飞机去美国打官司的途中,顺带手把一本英语法典从头到尾背诵下来。这样惊人的背诵学习能力,让美国人赞叹不已。

其实,俞敏洪有过类似的经历。大一那年,俞敏洪不幸染上肺结核,在海淀医院疗养一年。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俞敏洪开始背诵单词,整整背诵过三百本书。再次回到校园时,俞敏洪成为全班的“单词王”。

不耻谈钱

知识分子也要衣食住行,这些都得需要钱。随着新东方的不断壮大,摆在俞敏洪面前的主要问题是股东利益分配。其中,家族与旧臣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尖锐。俞敏洪果断做出决定,把家族的人全部送回家,着手筹划新东方上市。

为了公司上市,一群知识分子开始各种论战,董事会变成辩论赛。俞敏洪发现,一直这么吵下去不是办法,便斥资百万邀请顶级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来主持“公道”。

普华永道一看,没见过这样开董事会的公司。苦苦坚持三个月,实在无法取得进展,最后知难而退,果断放弃这笔买卖,连劳务费尾款也不要了。

最后,俞敏洪拍板决定接受Tiger基金的融资并逐步走向上市,董事会内部才逐渐风波平息。自古文人都鄙视铜臭之物,俞敏洪却明白“君子不耻于钱”的道理,才让新东方实现质的变化。

虽然曾经帮助过俞敏洪的家人和同学相继离开新东方,俞敏洪依然保持新东方平稳运行。无论是求学坎坷,还是商海浮沉,俞敏洪能够从草根起家,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借助经商影响一代人,已经算是一个传奇。

他是学霸、知识分子、商人、大咖?都不重要,难能可贵的是他可以复制的成功。

原创文章,作者:分享大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364.html

(0)
分享大师分享大师
上一篇 2021年9月4日 05:38
下一篇 2021年9月4日 06:00

相关推荐

  • 殡仪馆创业经验分析(创业农场殡仪馆)

    来源:创日报(ID:chuangribao);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日渐松软的肚囊所以今天邦哥要说一家很逆天的健身房——SoulCycle!逆天到啥程度呢?它是贝克汉姆的最爱▼吉赛尔邦辰的指定健身房(全球最贵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个人创业投资项目大全(目前创业项目推荐)

    实话实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并不太适合普通人创业打拼,风险太大,社会上几千万的创业失败者,就是前车之鉴。那么,40多岁的人不想打工,现有哪些比较稳妥的小项目,适合自主创业呢?我这里也只能说是推荐几个,仅…

    2021年12月28日
  • 创业经验座谈交流稿

    在疫情之前,跨过深圳河,对于李子树来说,是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早上8点他从香港西贡的家出发,乘车跨过深圳湾,大约1个小时就抵达腾讯滨海大厦,他的团队小伙伴们在这里等着他,和他一起开始一天的工作,如果顺利,李子树会在晚上9点多从深圳出发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
  • 水果捞创业经验(水果捞创新创业PPT)

    美味水果捞今天又来和大家分享创业项目。今天要讲的是覆盖所有人群的一种美食——水果捞。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受众群体广:小到学生,儿童,大到白领,老人。老少皆宜产品优势:美味,携带方便,投入小,操作简单,毛利润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
  • 分享新手地摊创业经验

    摆地摊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风生水起。摆地摊需要有勇气、需要有吃苦耐劳的性格、需要有坚持的毅力、需要有口才、并且需要有一定的智慧;那么,如何才能通过摆地摊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呢?摆地摊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李姐跟大家分析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不要感觉摆地摊很丢脸.摆地摊是一种投资小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在职创业经验(事业编在职创业)

    不上班的第一年,如何在创业的第一个月就实现日薪过万?打工是在批发时间,我的创业是在零售时间到今年7月,我差不多不上班1年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1年养活自己的经历为什么想要从大厂辞职?我是2019年5月份从大厂(某世界第二大的体育用品集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7日
  • 青年创业经验分享ppt

    创业的常态化导致对创业者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尤其对创业者演讲能力的要求,这几年正成为一种共识。原因何在?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和颠覆。从某种角度来说,创业之路是创业者不断向投资人、员工、合作伙伴等说明宣传自己创业项目以获取支持的过程。所以,演讲能力是创业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微信小程序怎么开定位服务功能

    微信小程序开启定位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定位服务功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微信小程序也支持定位服务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加便捷地获取定位信息。本文将介…

    创业经验 2023年6月26日
  • 服装实体店创业经验(创业卖服装不开实体店)

    都说做实体店不赚钱,特别是做线下的服装店,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恰恰相反,都以为开线下的服装店不赚钱,实际上反而是这个时候才最容易做出成绩,湖南的张小姐就是因为开了一家服装店,才在一年的时间内赚到了60多万元。一、背景介绍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了,消费者肯定都更加习惯在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一万元小型加工厂项目

    夫妻俩不想打工,做这4个小型加工生意,年赚30万,在农村干最划算!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创业,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农村地区,由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一…

    创业经验 2024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