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面馆创业经验(面馆创业相关经验)

口述:毛老板(杭州手工面馆老板)我姓毛,人家都叫我瞧麦叔叔。我的运气很好,只要我想什么,就能实现。开奶茶店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的店能开到学校边上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把店开到了学校边上;我又想,如果我能在西湖景区开店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来了景区。这段时间,我又在琢磨着,如果我懂网络,能通过网络把我家的面传出去就好了,想着想着,朋友就把你带到了我面前……毛老板的店20岁不到第一次离开家,那时感觉

口述:毛老板(杭州手工面馆老板)

我姓毛,人家都叫我瞧麦叔叔。我的运气很好,只要我想什么,就能实现。

开奶茶店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的店能开到学校边上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把店开到了学校边上;我又想,如果我能在西湖景区开店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来了景区。

这段时间,我又在琢磨着,如果我懂网络,能通过网络把我家的面传出去就好了,想着想着,朋友就把你带到了我面前……

毛老板的店

20岁不到第一次离开家,那时感觉杭州好远啊

在来杭州之前,我从没有离开过老家。

我家在浙江丽水庆元农村。我们那儿都是菇农,我们种蘑菇是出了名的。

95、96年,我们那儿就很富了,一个县城赶得上现在的杭州这么富有。

富到什么程度?

这么跟你说吧,那时候我们庆元已经在说要建飞机场了。香菇可以卖到七八十块钱一斤。

我们还发明了食用菌,原材料的树木,我们那儿到处都是。你想想看,我们随便到菇棚里去采一点香菇,就能卖个四五十块钱。

在我们的概念里,我们长大了肯定要经商的,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经商肯定比读书强。

所以我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但我一直有个念头,我不能一直呆在乡下,我一定要到省城杭州看一看。

杭州(资料图)

1997年2月我来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20岁不到。

当时,我在杭州什么人都不认识。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不是来打工的,我是来学手艺的,但学什么手艺,我根本没有想过。

那时候,我觉得杭州好远啊,坐中巴车要12个小时。

现在从庆元到杭州只要5个小时。

今年10月,庆元跟杭州之间要通动车了,3个半小时就能到。

那天,我下午5点上车,在车上睡一觉醒来,杭州到了,天也亮了。我就近在汽车东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了下来。

当时我带了5000块钱,那时候有这么多钱已经是非常富有了,所以开始我根本不担心钱的问题。

后来我看了报纸上的广告,绍兴路一家空调维修培训学校招生,我交了500元学费,学了一个月,证就考出来了。

证考出来后,要到店里实习。

我第一天就去给人家装空调,我记得很清楚,物美边上一户人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高的楼,我一走到那儿,我的妈呀,楼太高了。我的腿都抖了。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有恐高症。

现在想,那楼不算高,大概也就十几层。因为恐高症,我只好改行。

存了两万块钱拿来卖水果,亏了本钱,还欠两万外债

后来,我到省家电市场卖电器。

一个月后,拿到了500元工资,那是我拿的第一份工资。

我在那儿做了半年,感觉自己不太适合做销售,我就又去了节能灯厂。我在这里做了三四年,还是觉得不能融入里面,我满脑子装的都是经商:我肯定要经商的,不管干什么。

我想先开个小超市一样的店,做点小生意,这样也不需要太多的本钱。

这是我的初心,凭着这份初心,我一个人在杭州,三年没有回家。

我存了2万块钱后,马上从厂里出来,租了个小店卖水果,可是因为我没经验,不但亏了本钱,还欠了2万多块外债,这一来一去,我损失了三四万块钱。

怎么办?这时候我身上只有35块钱了。

我不能倒下。可是想重起炉灶的话,就得找地方上班。

于是,我又去笕桥那边的一家灯具厂上班了。

我在那里做了两个月,存了1500块钱,我马上又从厂里出来了,我还是要开店!

可是这个时候我根本没想好我要开一个什么样的店。我手里就那么一点钱。

我真正赚钱的开始:拿七百八块钱开了一家奶茶店

等我手里只剩下七八百块钱的时候,我想好了,我要开一家奶茶店。

我在江干兴隆村租了一间大概5平方米的房子,月租240元。

瞧麦叔叔讲述创业故事

我就是从那以后开始真正进入经商这个行业的,那以后我就从没亏过。

那应该是2005年的夏天。那是我创业的真正开始,也是我最困难的时期。我身上就那么点钱了,外面还有2万元欠款,我再也借不到钱了。

自从我决定从家里出来,我就没想过向家里要钱,虽然我父母不缺钱。

我只能自己解决。

因为我知道,做生意亏损后,只有你自己去借钱来做,你才能知道珍惜,我直到现在都还是这个理念。伸手向父母要钱,也会成为习惯的。

我当时的财产就一台冰箱,一辆电瓶车。冰箱是做水果生意留下来的,电瓶车是我自己买的。

2003年,我就买了这辆电瓶车,1600元,当时我的同事基本都是骑自行车,有辆电瓶车就很了不起了。

我的想法比较超前,我不想在交通上费时间,所以,我一上班就买了电瓶车。

为省钱,我自己装修店面,说实话,到开业的时候,我连一台封口机都买不起。

那个时候,奶粉我也是一小包一小包买的,杯子也不是一箱一箱买,反正每样东西都买少一点,卖掉后再去添。电瓶车就派上了用场。

一开张,就有一个小姑娘来买奶茶,我给她调的时候,汗都出来了。

小姑娘说,你这么激动干嘛呢?慢慢来。于是她细声细语地教我怎么怎么调。

我在兴隆村卖了半年珍珠奶茶,我发现这里的人没地方吃早餐,下半年,我把父母从老家叫过来,让他们帮忙做早餐,主要是蒸糯米饭和做面条。浇头和汤料都是老妈自己做的,反正那时候方圆5公里以内都知道我们的面。

兴隆村边上就是现代汽车城,很多打工的,我们早点卖得特别好,后来,中午也会做点小菜,2006年,因为生意忙不过来,我又把两个妹妹叫了来。

就在这个小小的店里,我们一家人又慢慢聚到了一起。

这是我在杭州捞的第一桶小金。

我终于心想事成:把店开在了学校边上

我在那里做了一年多,还完了2万块钱债,我又把店转了出去,转了7000块。之后,我在彭埠的夜市里租了个摊位,晚上一家人卖奶茶,白天休息。

划重点!

夏衍中学在我住的地方跟夜市之间。中学边上有家理发店,我每天经过那里,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跟理发店老板聊会儿天,在和他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商机,老板让我把奶茶放到他的理发店卖,他的店有30多平方米。

▲夏衍中学边上的店

我运气挺好,我在兴隆村开店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先在农村里开,哪一天我在学校边上开就好了,我真的在学校边上开了;后来,我又想,哪一天,我的店开到西湖景区就好了,就这么想着想着,就真的把店开到景区来了。

老板把理发店划出5个平方租给我卖奶茶和做拌面。我一年交给他5000块。

我只知道这里生意会好,没想到生意会那么好。

好到什么程度?

我一个月用坏3台封口机, 一天能卖掉200斤面条。客人有学生,有乘公交车路过这里,还有就是从方圆几公里外赶过来的。

奶茶每天的销量也很大,我统计过,大概一天要卖到一两千,一块钱一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真的很棒了!

后来我主动给理发店老板交两万一年,他又把里面的地方让了一部分给我。后来,我又追加到给他4万一年,他又让了一点面积给我。

我在那里待了3年,赚了3年。

在那里,我认识了我老婆,是老乡介绍的,我和她一见钟情。也是这一年,2008年,我们在杭州买了房。

2009年6月,西溪湿地这边招商,老乡介绍我过来,我毫不犹豫把那里转掉了。在景区开店,这可是我梦想很久的事。

现在我不知道那个老板去了哪里,那里已经拆迁了。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我们什么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

他是我的恩人。

为做碗好面:我远赴山东寻找没有添加剂的面粉

我们在湿地的店铺的位置太靠里面了,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看中了这里的前景。

我们商量在这里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老妈说,这里的空气湿度和温度跟我们老家庆元一模一样,非常适合做面条。我们庆元可是全国生态第一县。

老人家想做手擀面。

手擀面对和面要求很高,需要空气湿度和温度都恰到好处。

▲晒面

开始我们试了很多种方式,总觉得有些欠缺,擀面的时候,面擀出去就弹回来。烧好的面条亮晶晶的,很有弹性,但吃进嘴里味同嚼蜡。

其实这些面粉里是掺了滑石粉和拉面剂的。我决定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瞧麦叔叔的师傅在擀面

可我在杭州走访了很多家面粉供应商,都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后来听说山东是有名的吃面食的地方,

2016年6月,我去山东实地考察。在那儿呆了几天,每天马不停蹄,跑面粉厂,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只要听人提起,我就跑过去看,我发现机器磨面是必须放添加剂的,就在我要失望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了山东一家石磨房面粉厂。

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

我从山东回来后,就一直在用石磨房的面粉。另外,我们的面条用的浇头和汤汁都很有讲究。就连我们放在桌上的辣椒酱也是我们自己做的,有的客人吃了,还一定要带些回去,我们便开始研究做各种口味的辣椒酱来卖。

因为买的人多,我妹妹就在我们后面租了个店面,专门卖辣椒制品,我店里的辣椒酱全部由她供应,形成了产业链,我另外一个妹妹也在钱江新城开了家面馆。

▲瞧麦叔叔妹妹的辣椒店

开始两年生意不是很好,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

我的面馆刚开起来时,这里人气还不是很好。

因为我们的店在路的最里面,到店里来,要过一座小桥,而桥这边就我们一家店,我们家边上四面环湖。很多人走到桥那边就直接绕过去了。

我想了很多办法,我扮成农夫,在溪边摆一只石磨,磨面粉,做野菜饼,我边推石磨边用庆元家乡话喊:来看一看喽,尝尝我的野菜饼。

我每天这么喊,后来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推磨,我就会下意识地喊出声。就这样,游客被吸引过来了,当然,最终生意还是要靠面做得好。

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意才渐渐好起来。

去年年底,我把店重新装修了一遍,并计划来年把经营模式也调整一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吃到我们的面。可是今年并不寻常……

我现在想把我的店再改造一下,把夜宵给搞起来,虽然我们在景区,但我们不能光做游客的生意。

▲游客和瞧麦叔叔一起磨面粉

我要把湖边都装上灯,晚上灯一开,雾气升腾,坐在我们的院子里吃东西,就跟坐在仙境里一样。我要让来过的人都会念着这里。

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我认为能做好生意的人,一定是能在最差的时候把生意做出来的人,我呢,越有困难,越要把生意做出来,一家人在一起就有这个好处,可以互相照应。

我这个人始终很自信,相信自己运气好,我当年来杭州,我并没有想过能把一家人都带出来,而且两个妹妹在杭州也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家,我很知足了。

现在,我很想知道当年帮过我的那位理发店老板的消息:兄弟,你过得好吗?

原创文章,作者:分享大师,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iliaobaba.com/233.html

(0)
分享大师分享大师
上一篇 2021年9月3日 05:26
下一篇 2021年9月3日 05:49

相关推荐

  • 创业经验的图片(正能量创业图片)

    王兴虽然历经数次创业失败,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兴的每一次创业都引起了行业的跟风模仿,以及新的变革。创业的14年,这些经验值得所有创业者深思。6月22日正式提交上市申请,25日港交所官网公布招股书,成立八年的美团终于敲开了上市之门,这也让王兴这位创业老兵,即将迎来创业以来的重大里程碑。从校内网到饭否的创业失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创业经验讲座提问(创新创业讲座提问)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创业技能,实现居民创业就业梦想,9月25日上午,公平社区特别邀请了具有微商创业经验的老师开展微商创业主题培训讲座。讲座中,授课老师分别从当前微商创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详细讲解了微商的基本概念、本质、商业模式、服务技巧、微商各大平台的运用、微商运营及推广等知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导居民有效合理运用创业知识和技巧发展创业。通过此次

    2021年8月22日
  • 刘建刚创业经验(刘建刚创业案例)

    作者:中力控股董事长刘建刚最近中力在研究一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我们认为今天这个时代,真正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年代,到了每个企业都够建立独一无二商业模式的年代。因为我们的商业元素多了,各种方法,各种新技术,金融的、互联网的、跨界的,融合在一起,最终让每一个产业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很可惜,我在中力接触了几万家的企业,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4日
  • 淘宝店创业经验(创业开淘宝店怎么样)

    回想创业的这些年,失败多于成功,苦涩多于喜悦,教训多于经验。很多人可能还走着我曾经走过的错路,不忍之下,写下此文,共勉!我最早的淘宝创业(如果那算创业的话)是从09年开始的,卖大家都卖的女装,做分销,一件代发,后来做过很多大类目小类目。最辉煌的时候就跟我当时的女朋友两个人,连续两个月,每天的净利润都在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
  • 森马服饰创业经验

    最新的富豪榜上,森马服饰邱光和家族的上榜身价为180亿元,也许,与马云、丁磊、李书福、宗庆后等浙商家族相比,森马灵魂人物、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这一份财富成绩单不算耀眼,可在国内服装界来说,森马的成功是个特例,也是奇迹!要知道,作为国内服饰业知名品牌,森马没有自己的生产厂房,所有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4日
  • 生意创业经验(10万创业做什么生意好)

    编辑导语:2012年,张一鸣创办了今日头条,在BAT三大巨头已经稳定的互联网江湖里,硬是冲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他的经验,对于很多创业者尤其是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本文作者总结了张一鸣13场演讲访谈的精华,看看他有着怎样的创业心得。一、与大佬的接触身为普通人的我,看着一个个身家百亿的商界大佬,可望不可即,但依然会不时的思考一个问题:自己要如何才能向大佬们靠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4日
  • 新手创业做什么生意介绍自己呢

    创业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新手创业者,更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作为一个新手创业者,我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以此为荣。因此,我决定从事服务性行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创业经验 2023年7月8日
  • 叶国富创业经历及经验(叶国富创业经历及经验教训)

    双十一,又来了。说到底,双十一的本质就是追求性价比,这在2020年似乎更明显。去年年底发布的2020《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在支出方面都表现得更加谨慎。60%的受访者表示,即使自己感觉比较富有,但仍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在北上广等生活成本高昂的大城市,部分消费群体更加精明,追求最高性价比,既要品质过关,又要价格合理。更多研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3日
  • 大学生回乡创业经验交流会(大学生回乡创业作文素材)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6月10日讯(记者方炜杭)“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家乡很美,何必远方!”这是宁化县廖鑫伟、廖翠芳等几个90后大学生的创业签名,这句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他们返乡创业的原因,也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坚守及为家乡做贡献的决心。近年来,宁化乡村出现了一些90后大学生,他们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回到家乡当起了直播+电商的创客,闯出了一番新天地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5日
  • 创业经验和理念分享(企业家分享了创业经验)

    编辑导语:语音AI赛道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同于中国市场,东南亚市场若想发展语音AI服务,则需要依据当地的应用场景、用户偏好习惯、文化习性等方面进行考虑。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其于东南亚进行SaaS创业的经历做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本文作者张晨辰(

    创业经验 202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