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面馆创业经验(面馆创业相关经验)

口述:毛老板(杭州手工面馆老板)

我姓毛,人家都叫我瞧麦叔叔。我的运气很好,只要我想什么,就能实现。

开奶茶店的时候,我想,如果我的店能开到学校边上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把店开到了学校边上;我又想,如果我能在西湖景区开店就好了,后来我就真的来了景区。

这段时间,我又在琢磨着,如果我懂网络,能通过网络把我家的面传出去就好了,想着想着,朋友就把你带到了我面前……

毛老板的店

20岁不到第一次离开家,那时感觉杭州好远啊

在来杭州之前,我从没有离开过老家。

我家在浙江丽水庆元农村。我们那儿都是菇农,我们种蘑菇是出了名的。

95、96年,我们那儿就很富了,一个县城赶得上现在的杭州这么富有。

富到什么程度?

这么跟你说吧,那时候我们庆元已经在说要建飞机场了。香菇可以卖到七八十块钱一斤。

我们还发明了食用菌,原材料的树木,我们那儿到处都是。你想想看,我们随便到菇棚里去采一点香菇,就能卖个四五十块钱。

在我们的概念里,我们长大了肯定要经商的,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经商肯定比读书强。

所以我初中毕业就不读书了,但我一直有个念头,我不能一直呆在乡下,我一定要到省城杭州看一看。

杭州(资料图)

1997年2月我来杭州,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那年我20岁不到。

当时,我在杭州什么人都不认识。我只有一个想法,我不是来打工的,我是来学手艺的,但学什么手艺,我根本没有想过。

那时候,我觉得杭州好远啊,坐中巴车要12个小时。

现在从庆元到杭州只要5个小时。

今年10月,庆元跟杭州之间要通动车了,3个半小时就能到。

那天,我下午5点上车,在车上睡一觉醒来,杭州到了,天也亮了。我就近在汽车东站附近找了个旅馆住了下来。

当时我带了5000块钱,那时候有这么多钱已经是非常富有了,所以开始我根本不担心钱的问题。

后来我看了报纸上的广告,绍兴路一家空调维修培训学校招生,我交了500元学费,学了一个月,证就考出来了。

证考出来后,要到店里实习。

我第一天就去给人家装空调,我记得很清楚,物美边上一户人家。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那么高的楼,我一走到那儿,我的妈呀,楼太高了。我的腿都抖了。后来我才知道自己有恐高症。

现在想,那楼不算高,大概也就十几层。因为恐高症,我只好改行。

存了两万块钱拿来卖水果,亏了本钱,还欠两万外债

后来,我到省家电市场卖电器。

一个月后,拿到了500元工资,那是我拿的第一份工资。

我在那儿做了半年,感觉自己不太适合做销售,我就又去了节能灯厂。我在这里做了三四年,还是觉得不能融入里面,我满脑子装的都是经商:我肯定要经商的,不管干什么。

我想先开个小超市一样的店,做点小生意,这样也不需要太多的本钱。

这是我的初心,凭着这份初心,我一个人在杭州,三年没有回家。

我存了2万块钱后,马上从厂里出来,租了个小店卖水果,可是因为我没经验,不但亏了本钱,还欠了2万多块外债,这一来一去,我损失了三四万块钱。

怎么办?这时候我身上只有35块钱了。

我不能倒下。可是想重起炉灶的话,就得找地方上班。

于是,我又去笕桥那边的一家灯具厂上班了。

我在那里做了两个月,存了1500块钱,我马上又从厂里出来了,我还是要开店!

可是这个时候我根本没想好我要开一个什么样的店。我手里就那么一点钱。

我真正赚钱的开始:拿七百八块钱开了一家奶茶店

等我手里只剩下七八百块钱的时候,我想好了,我要开一家奶茶店。

我在江干兴隆村租了一间大概5平方米的房子,月租240元。

瞧麦叔叔讲述创业故事

我就是从那以后开始真正进入经商这个行业的,那以后我就从没亏过。

那应该是2005年的夏天。那是我创业的真正开始,也是我最困难的时期。我身上就那么点钱了,外面还有2万元欠款,我再也借不到钱了。

自从我决定从家里出来,我就没想过向家里要钱,虽然我父母不缺钱。

我只能自己解决。

因为我知道,做生意亏损后,只有你自己去借钱来做,你才能知道珍惜,我直到现在都还是这个理念。伸手向父母要钱,也会成为习惯的。

我当时的财产就一台冰箱,一辆电瓶车。冰箱是做水果生意留下来的,电瓶车是我自己买的。

2003年,我就买了这辆电瓶车,1600元,当时我的同事基本都是骑自行车,有辆电瓶车就很了不起了。

我的想法比较超前,我不想在交通上费时间,所以,我一上班就买了电瓶车。

为省钱,我自己装修店面,说实话,到开业的时候,我连一台封口机都买不起。

那个时候,奶粉我也是一小包一小包买的,杯子也不是一箱一箱买,反正每样东西都买少一点,卖掉后再去添。电瓶车就派上了用场。

一开张,就有一个小姑娘来买奶茶,我给她调的时候,汗都出来了。

小姑娘说,你这么激动干嘛呢?慢慢来。于是她细声细语地教我怎么怎么调。

我在兴隆村卖了半年珍珠奶茶,我发现这里的人没地方吃早餐,下半年,我把父母从老家叫过来,让他们帮忙做早餐,主要是蒸糯米饭和做面条。浇头和汤料都是老妈自己做的,反正那时候方圆5公里以内都知道我们的面。

兴隆村边上就是现代汽车城,很多打工的,我们早点卖得特别好,后来,中午也会做点小菜,2006年,因为生意忙不过来,我又把两个妹妹叫了来。

就在这个小小的店里,我们一家人又慢慢聚到了一起。

这是我在杭州捞的第一桶小金。

我终于心想事成:把店开在了学校边上

我在那里做了一年多,还完了2万块钱债,我又把店转了出去,转了7000块。之后,我在彭埠的夜市里租了个摊位,晚上一家人卖奶茶,白天休息。

划重点!

夏衍中学在我住的地方跟夜市之间。中学边上有家理发店,我每天经过那里,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跟理发店老板聊会儿天,在和他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商机,老板让我把奶茶放到他的理发店卖,他的店有30多平方米。

▲夏衍中学边上的店

我运气挺好,我在兴隆村开店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先在农村里开,哪一天我在学校边上开就好了,我真的在学校边上开了;后来,我又想,哪一天,我的店开到西湖景区就好了,就这么想着想着,就真的把店开到景区来了。

老板把理发店划出5个平方租给我卖奶茶和做拌面。我一年交给他5000块。

我只知道这里生意会好,没想到生意会那么好。

好到什么程度?

我一个月用坏3台封口机, 一天能卖掉200斤面条。客人有学生,有乘公交车路过这里,还有就是从方圆几公里外赶过来的。

奶茶每天的销量也很大,我统计过,大概一天要卖到一两千,一块钱一杯,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真的很棒了!

后来我主动给理发店老板交两万一年,他又把里面的地方让了一部分给我。后来,我又追加到给他4万一年,他又让了一点面积给我。

我在那里待了3年,赚了3年。

在那里,我认识了我老婆,是老乡介绍的,我和她一见钟情。也是这一年,2008年,我们在杭州买了房。

2009年6月,西溪湿地这边招商,老乡介绍我过来,我毫不犹豫把那里转掉了。在景区开店,这可是我梦想很久的事。

现在我不知道那个老板去了哪里,那里已经拆迁了。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我们什么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

他是我的恩人。

为做碗好面:我远赴山东寻找没有添加剂的面粉

我们在湿地的店铺的位置太靠里面了,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看中了这里的前景。

我们商量在这里可以做什么的时候,老妈说,这里的空气湿度和温度跟我们老家庆元一模一样,非常适合做面条。我们庆元可是全国生态第一县。

老人家想做手擀面。

手擀面对和面要求很高,需要空气湿度和温度都恰到好处。

▲晒面

开始我们试了很多种方式,总觉得有些欠缺,擀面的时候,面擀出去就弹回来。烧好的面条亮晶晶的,很有弹性,但吃进嘴里味同嚼蜡。

其实这些面粉里是掺了滑石粉和拉面剂的。我决定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瞧麦叔叔的师傅在擀面

可我在杭州走访了很多家面粉供应商,都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后来听说山东是有名的吃面食的地方,

2016年6月,我去山东实地考察。在那儿呆了几天,每天马不停蹄,跑面粉厂,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只要听人提起,我就跑过去看,我发现机器磨面是必须放添加剂的,就在我要失望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了山东一家石磨房面粉厂。

石磨磨出来的面粉,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

我从山东回来后,就一直在用石磨房的面粉。另外,我们的面条用的浇头和汤汁都很有讲究。就连我们放在桌上的辣椒酱也是我们自己做的,有的客人吃了,还一定要带些回去,我们便开始研究做各种口味的辣椒酱来卖。

因为买的人多,我妹妹就在我们后面租了个店面,专门卖辣椒制品,我店里的辣椒酱全部由她供应,形成了产业链,我另外一个妹妹也在钱江新城开了家面馆。

▲瞧麦叔叔妹妹的辣椒店

开始两年生意不是很好,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

我的面馆刚开起来时,这里人气还不是很好。

因为我们的店在路的最里面,到店里来,要过一座小桥,而桥这边就我们一家店,我们家边上四面环湖。很多人走到桥那边就直接绕过去了。

我想了很多办法,我扮成农夫,在溪边摆一只石磨,磨面粉,做野菜饼,我边推石磨边用庆元家乡话喊:来看一看喽,尝尝我的野菜饼。

我每天这么喊,后来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推磨,我就会下意识地喊出声。就这样,游客被吸引过来了,当然,最终生意还是要靠面做得好。

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意才渐渐好起来。

去年年底,我把店重新装修了一遍,并计划来年把经营模式也调整一下,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吃到我们的面。可是今年并不寻常……

我现在想把我的店再改造一下,把夜宵给搞起来,虽然我们在景区,但我们不能光做游客的生意。

▲游客和瞧麦叔叔一起磨面粉

我要把湖边都装上灯,晚上灯一开,雾气升腾,坐在我们的院子里吃东西,就跟坐在仙境里一样。我要让来过的人都会念着这里。

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我认为能做好生意的人,一定是能在最差的时候把生意做出来的人,我呢,越有困难,越要把生意做出来,一家人在一起就有这个好处,可以互相照应。

我这个人始终很自信,相信自己运气好,我当年来杭州,我并没有想过能把一家人都带出来,而且两个妹妹在杭州也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家,我很知足了。

现在,我很想知道当年帮过我的那位理发店老板的消息:兄弟,你过得好吗?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